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在Java平臺上搭建CRM系統更符合本文第二部分談到的“漸進式”CRM項目實施原則。
正如上文所述,CRM項目的含義要遠遠大于單純的軟件系統。與對TCO、系統整合度的關注相比,決策者應該對CRM項目本身的成敗更感興趣。而CRM項目的本質也決定了,它的實施是一個漸進的、需要反復調整的過程。無論初期投入多高,一個成熟的CRM系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肯定要經過多期實施、漸入佳境。如果認同這一點,則Java平臺的“自由度”就不單單體現在它能滿足不同預算規模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它也能保證企業以一種多步驟的方式完成CRM項目的實施。
舉一個應用場景:一個中小型企業在項目初期,完全可以就用上“辦公室里那臺空閑的PC”,利用現成的CRM軟件產品,針對企業的某一項急需調整的業務(比如訂單處理、售后支持或是銷售機會管理)開始CRM實踐;當“面向客戶”的態度逐步在企業中開始形成,企業的客戶庫趨于完整,企業的部分業務也由于CRM的引入而提高效益的時候,再逐步擴展CRM系統涉及的業務范圍,擴充軟硬件配置,并依據現有的客戶庫和應用,進一步定制適合本企業的CRM應用,引入合理的業務規則和流程;直至CRM理念深入整個企業,CRM系統的應用也自然達到相當充分的程度,此時再對CRM系統和企業制度進行比照調整,并按需要完成數據分析模塊。這樣實施的CRM項目,每階段收益明顯,風險降至最低,并且CRM能夠真正成為企業運營的核心部分。
而在上述實施過程中,Java平臺能確保系統在各步驟的軟硬件調整下的一致性。當系統最終穩定,效用充分發揮時,我們也能夠依據可能的最大負載做配置補充和性能調校,確保高可用性。
結束語
正如CRM不是單純的軟件系統一樣,CRM項目的實施也不是單純的軟件安裝或系統集成工作。當前,作為企業應用的熱點,CRM獲得了企業決策者們的重視和IT廠商們的青睞。但美好的熱情轉化為扎實的成果——安德烈·紀德說過,人們懷著美好的感情制造低劣的作品——需要成熟的方法論和持久的耐心。本文愿意為增進后面的兩個方面(而不是紀德談的那些)做出綿薄的貢獻。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