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品經理必讀的工作九步法(3)

發表于:2013-08-23來源:互聯網分析沙龍作者:不詳點擊數: 標簽:產品經理
新浪微博的例子告訴我們,在差異化競爭中,你只要在產品或者運營上,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極致,讓競爭對手追而不能及,

  新浪微博的例子告訴我們,在差異化競爭中,你只要在產品或者運營上,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極致,讓競爭對手追而不能及,那也能在市場上成功。

  第五步:確定角色成就。確定產品如何滿足不同角色的成就感。

  每一類角色如何在使用產品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得到滿足,這就是產品持續成長的關鍵。關于這一點,90%的PM都陷入了一個誤區。

  1996年我沉迷BBS時,網上很流行一首改編的歌詞《同網的你》,我記得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那時候天總是很短,一晃就到了十點半,你只考慮何 時才能升級,哪怕視力再降個0.1”。我曾經為了在一個bbs上掛到經驗值全站第一,而荒廢了四年大學時光,所以虛擬成就害人呀。

  一晃16年過去,簡單直接的積分激勵被國內的PM們熟練掌握,是屢試不爽,發揚光大的一個手段。其中的創新層出不窮,簡直可以寫一部中國互聯網創新史。

  經典如的QQ的升級制度、點亮各種圖標,Discuz的各種頭銜、積分體系,網游的各種稱號、徽章、道具,微博的粉絲,工具類產品的積分、擴容、世界排名等等。目前沒有用戶積分類激勵的產品,反而成了另類,比如微信。

  正是這種特別適合東方人心理特點的短平快手段,讓很多PM忽視了產品的核心。90%PM陷入的誤區就是產品的過度游戲化。

  一個產品最重要成就是:用戶核心需求被滿足時獲得的成就感,當無關的激勵干擾到他的核心需求時,他真正的成就感降低了。

  免費網游、淘寶、搜索引擎因為核心用戶的成就直接與最敏感的指標收入強相關,所以是世界上把核心用戶成就做得最優秀的產品。百度最近的搜索提示 suggestion上了一個新功能,當用戶第二次搜索同一關鍵詞時,這個詞的搜索提示會變藍,這就是搜索用戶所獲得的成就:查詢信息更方便,搜索引擎更 懂你。相反,如果搜索引擎推出一個功能,用戶搜索時,彈出一個浮層:恭喜你,你的經驗值又上升了10點,那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收入馬上下降,因為這干擾了用 戶的核心需求。

  商業模式不清晰的產品沒有敏感的量化指標,PM又忽略了用戶的核心需求,過度游戲化時,次要的角色的成就立即喧賓奪主了,比如新浪微博對瀏覽用戶的一些干擾式激勵。所以,這一步的關鍵是關注你的核心用戶的核心需求,讓核心用戶在核心需求上獲得核心成就。

  在角色分解上,新浪微博的二級需求角色,即“發布信息用戶”的角色成就一些點是做得非常優異的,特別是評論模式和粉絲概念的創新,遠遠勝過 Twitter,從產品上奠定了后發制勝的根基。對于微博這種可以分解出幾十種角色的產品而言,在梳理各種角色成就時,把握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對PM 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六步:確定用戶需求滿足過程中的關鍵點。

  將每類角色從“獲知產品,使用產品,需求得到滿足,離開,回來”的整個過程進行分解,描繪出關鍵步驟和關鍵頁面。

  這一步,就是考驗PM的執行功力的關鍵步驟,PM能不能把這一步做好,和天分無關,只和是否努力、是否用心有關。

  對整個用戶需求滿足的過程控制得最好的是電商企業。原因很簡單,因為每一步都是錢。優秀的電商企業,如天貓,淘寶,京東,PM一定會對用戶從哪來 的,怎么用的,如何走了,如何再回來,有清晰的認識的明確的量化指標。因為PM很明白,一個關鍵點搞好了,收入就上升,一個關鍵點沒搞好,收入就下降,這 直接和獎金有關,可是亂來不得的。

  這就是有清晰商業模式的產品的優勢,商業價值的高低,和用戶需求成正比。搜索和電子商務都有最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在滿足用戶的一級需求時,把商業價 值實現了。商業價值和用戶需求都能找到“收入”這一敏感的衡量指標。你的用戶體驗做得好,收入就上升,用戶體驗做得差,收入就下降。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有效 的提升用戶體驗的手段了。

  這一步是痛苦的cosplay。我們假設一個最簡單的B2C新產品,至少有四種最簡單的角色:

  1、 瀏覽用戶

  2、 交易用戶

  3、 種子用戶

  4、 初期用戶

  對這最簡單的四種角色描繪“獲知產品,使用產品,需求得到滿足,離開,回來”的過程,可能就有20個關鍵點,十多個關鍵頁面。所以戲演多了就入戲了,按照佛陀的哲學,產品經理削蘋果,削到最后發現蘋果沒了,自己就變成用戶了。

  第七步:提升關鍵點的轉化率。

  當PM把約20個關鍵點找到,那每一個關鍵點,關鍵頁面如何提升轉化率,就是階段性的目標。我任貼吧總經理時,為了了解新用戶是怎么進來的,自己線 上注冊了80多個帳號,看注冊流程有什么可以提升的點。所以,一個普通的PM,至少在每一個關鍵點上,都要嘗試數十遍,這樣才可能找到感覺,找到提升轉化 率的有效方式。

  很多人都聽過“多點擊一次用戶損失一半”原則,雖然不同的產品實際損失率不一樣,但基本都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在“普通角色使用產品”這一天底下所有 形式的產品最核心的關鍵點上,多少年來,門戶、搜索、IM都用了至少兩個頁面:門戶的首頁和內容頁,搜索的首頁和結果頁,IM的好友列表頁和對話框。電子 商務的用戶需求鏈比較長,用的頁面更多。但Facebook 、Twitter只用一個頁面就滿足了用戶核心需求,把轉化率提升到了最大。李興平發明的 hao123,比Facebook、Twitter早七八年實踐了這個交互革命。

  必需提一下的是,Facebook、Twitter之后,交互史上影響最大的創新是搜索開放平臺(阿拉丁),在搜索結果當前頁就滿足了用戶需求,免去了用戶跳轉到新網站,再次查詢甄別的時間。這是中國最成功最富有的PM的發明。

  所以,永遠不要以為轉化率已經做到最高了,也許換一種方式,你就能帶來一場革命。百度的阿拉丁,Twitter的左右分欄式改版,都是針對用戶核心需求厚積薄發的創新。在這個移動時代,更多的前人沒有涉及的領域等待PM去開拓。

  第八步:形成閉環。讓產品能夠自我成長。

  上一步PM的階段性目標已完成了,第八步要靜下心來考慮的是閉環問題。閉環就是產品自我成長的循環。

原文轉自:http://www.techxue.com/portal.php?mod=view&aid=3350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