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的一個晚上,我在廣東佛山,飯后去捏腳。我照例問技師小姑娘平常上什么網站,生活中有什么愛好,最近打算干嘛。年輕的姑娘回答我說最近 的夢想就是買一部小米手機。當時我吃驚得手中的茶杯都差點掉在地上。2011年底,我也只是在網上看到小米的新聞,市場上連一部真機都沒有。但在千里之外 的廣東,一個小城路邊的洗腳妹都把小米手機當作人生夢想了。我連忙問她為什么,她說“小米手機一千多塊錢,但用起來和蘋果一樣,多劃算呀”。
這就是定位,這就是產品的獨特性。
中國互聯網很常見的例子:從新聞、門戶、電商、視頻網站,到現在的團購、安全軟件、瀏覽器、微博、手機,99%都是無差異化的競爭,很少有人考慮“與同類產品相比你的獨特性什么”。顯而易見,那些后發而勝出者,都對這個問題有深刻的理解和超凡的控制技巧。
按照此“九步法”的第二步,如果你是微信的深度用戶,請你考慮“朋友圈”這個產品的 “獨特性”是什么。
當微信在設計“朋友圈”這個功能時,一定考慮了他和微博,Qzone,校內相比較的獨特性。在SNS產品同質化這么嚴重的情況下,微信的一個二級功能如何勝出,他的獨特性在哪,這就是PM團隊要解決的首要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這個獨特性就是“私密”。
其實社交的本質就是“隱私的分享”,人與人相識,到朋友,密友,甚至情侶,最后夫妻,關系深化的過程,也就是隱私一步步不斷彼此分享的過程。微博為 什么做不了SNS,因為微博這類的廣播平臺,天生不具有私密性的特質。而微信朋友圈在私密性的定位上,用一種簡單的手段,解決了Facebook復雜的隱 私設置問題。無論是微信PM天才的洞察到了這一點,還是碰運氣碰上,不得不讓人佩服。如果微信朋友圈能在“隱私的分享”上做得更好,那這個產品前途無量, 未來可以有機會和Facebook對決。
第三步:分解用戶。根據產品的核心價值,將用戶分解成不同角色。
步驟一解決的是 “有什么用”,步驟二解決的是“別人憑什么用”,步驟三到步驟七解決的是“如何更好用”。如何更好用的關鍵就是變成用戶,站在用戶的角度進行思考。
也許天才能夠洞察到用戶需求,但天才在洞察用戶需求上也有一個成長過程,我們看到喬幫主也是從一個個失敗里一下下爬出來的。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就好像佛陀的證悟:削一個蘋果,削到最后,發現是空,于是悟道了。用戶需求原來是一本無字天書,要領悟,需要有一個削蘋果的過程。
分解用戶,變成用戶的過程就是一個削蘋果的過程,一個PM的必經修煉。不同產品,不同維度,有不同的分解方法。初期不用太復雜,但也決不能腦子里只有一種用戶,那就不是削蘋果,而是削石頭了。PM至少要按產品的核心價值,用最粗的線條把用戶進行分類。
如:
UGC產品:看的用戶,寫的用戶;
論壇:瀏覽用戶,發貼用戶,版主;
B2C:瀏覽用戶,交易用戶;
電子商務:賣家,買家;
新產品:種子用戶,成長用戶;
老產品:初期用戶,成長用戶,衰退用戶,流失用戶;
等等。這個過程的核心就是抓住那些最重要的角色。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角色的劃分,和產品的運營程度有關,運營成熟的產品,進入精細化階段,就需要更細的分解角色。
簡單用微博舉例:如按使用方式、生命周期把角色分為X軸Y軸兩維,那微博的使用方式可以是瀏覽信息用戶,發布信息用戶,還可以分得更細,比如發布信 息用戶還可以分為個人、認證個人、企業、媒體、大V等,微博生命周期可列出種子用戶,初期用戶,成長用戶,衰退用戶,流失用戶等。
當我們把X軸Y軸一相交,就得到了很多的角色,上面列舉的微博角色,就能得到30種,當然,其中有一些角色是無意義的。很少有產品和有PM需要去分解幾十種角色,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把最重要的幾種角色拿出來就可以了。
第四步:變成用戶。每類角色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該角色為什么會使用這個產品?
問題二: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
在分解完角色后,PM就需要把自己代入角色了,進行cosplay,充滿想象力的角色扮演游戲。
回答“該角色為什么用這個產品”時,我們會發現用戶的核心需求開始分解。我在《微信的商業模式與創業機會》一文中提到過,用戶的核心需求就是一級需求,一個產品只會有一個一級需求,此外其它都是二級需求,二級之下還有三級四級。比如微博用戶看微博,就是一級需求(瀏覽),發微博就是二級需求(表達),發微博插入各種功能就是三級需求。
當我們分析微博用戶的核心需求“瀏覽自己關注的信息”時,第一個被分解出來的角色是“瀏覽用戶”,回答“瀏覽用戶為什么會使用這個產品”時,我們發現,這是因為有“發布信息用戶”,那用戶為什么會布信息呢?
當對微博角色和該角色為什么使用這個產品進行層層分解后,我們會發現,微博用戶是有多層需求的:
1、 獲取信息的需求
2、 表達的需求
3、 社交的需求
4、 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些需求呈金字塔型,用戶數量逐層遞減,最頂端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些角色就是微博的大V用戶。他們在這個平臺上的目的是實現自我價值,于是 他們制造了最優質的信息,決定了整個微博的生態環境,這就是新浪微博和其它產品所不同的獨特性。最底端的是“獲取信息需求”,這些角色就是微博的全體用 戶,他們真正代表了微博的全部,包括商業化的夢想與未來。
要回答的問題二“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是一個產品運營方面的問題。好的產品離不開運營,很多產品甚至 以運營取勝。新浪微博在初期,為了請一個潛在的大V,可以派專人去香港兩周,就為了送給這個名人一只iphone,教會他用手機上微博。能夠準確的洞察自 己最核心的用戶如何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并實施高執行力的操作,這就是新浪微博成功的關鍵。
原文轉自:http://www.techxue.com/portal.php?mod=view&aid=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