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選框和選項框要有默認選項,并支持Tab選擇。
選項數相同時多用選項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界面空間較小時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選項框。
選項數較少時使用選項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需用戶選擇的列表越短越好,如果很長,應該適當分級顯示
6.3.5工具欄,工具箱
提供自定義
工具欄要求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自己選擇定制。
組織方式
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工具欄放在一起。
工具欄中的每一個按鈕要有及時提示信息。
一條工具欄的長度最長不能超出屏幕寬度。
工具欄的圖標能直觀的代表要完成的操作。
系統常用的工具欄設置默認放置位置。
適當使用工具箱
工具欄太多時可以考慮使用工具箱。
工具箱要具有可增減性,由用戶自己根據需求定制。
工具箱的默認總寬度不要超過屏幕寬度的1/5。
6.3.6 狀態條,滾動條
狀態條要能顯示用戶切實需要的信息,常用的有:目前的操作、系統狀態、用戶位置、用戶信息、提示信息、錯誤信息等,如果某一操作需要的時間較長,還應該顯示進度條和進程提示。
滾動條的長度要根據顯示信息的長度或寬度能及時變換,以利于用戶了解顯示信息的位置和百分比。
狀態條的高度以放置五號字為宜,滾動條的寬度比狀態條的略窄。
若需長時間等待,應有進度提示條,如果只有一個沙漏或一個請等待的提示,時間長了用戶會失去耐心
6.3.7 對話框
對于是否選擇對話框,應當“是”按鈕在左,“否”按鈕在右
所有對話框應當盡量采用中文,但是例如對于系統或設備等專業名詞可以采用英文說法避免翻譯的不準確
打開文件等對話框應當同時存在輸入框和瀏覽按鈕
對于造成用戶無法恢復的操作一定要提示用戶。
· 對于錯誤信息的提示要直觀,避免出現如“Error 5 -- Unkown Data”類似的提示,因為對于用戶而言會造成用戶心理上的混亂。
錯誤提示時的對話框中的提示信息是否完整、通暢、友好、統一
6.4 數據輸入及操作邏輯
一般邏輯
可以正常向系統輸入字母數字數據項,并且能夠正確的回顯。
圖形模式的數據項(如滑動條)可以正常工作
關于數據輸入消息可以被用戶理解
如果系統需要多次點擊鼠標,用戶可以在語境中正確識別
如果鼠標有多個按鈕,能夠在語境中正確識別
光標、處理指示器和識別指針隨操作恰當的改變, 軟件可操作與不可操作狀態的應能夠區別
在讀入用戶所輸入的信息時,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去掉前后空格。
有些讀入數據庫的字段不支持中間有空格,但用戶切實需要輸入中間空格,這時要在程序中加以處理。
使用可見手段提示狀態(提示、顏色變化、進度條).例如當郵件到達,下載結束等時候采用語音和文本框彈出提示用戶.操作響應時間比較長時使用進度條顯示百分比
功能的統一(對應、匹配)例如:有復制就要有粘貼、有添加功能就要有刪除功能。
必要時使用遙控器,手寫,音控(聽寫)等其他控制方式,仍然可以完成標準功能
日期的輸入采用選擇方式,時間的輸入方式采用帶微調方式的標準輸入;同Windows的日期和時間調節。微調按鈕應該在輸入框的右側
在需要輸入時間的地方,應提供默認時間項且該時間與服務器當前時間保持同步
必要時提供鼠標自動定位或者輸入框自動清空
風險處理
對可能造成數據無法恢復的操作必須提供確認信息,給用戶放棄選擇的機會。
對錯誤操作最好支持可逆性處理,如取消系列操作。
對可能發生嚴重后果的操作要有補救措施。通過補救措施用戶可以回到原來的正確狀態。
對可能造成等待時間較長的操作應該提供取消功能。
協議確認等需要用戶注意的對話框默認選項應當為不同意等否定選項,即需要用戶確認才可以繼續
阻止用戶作出未經授權或沒有意義的操作。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20921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