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思博倫IMS測試解決方案
2.1 應用與服務
思博倫的解決方案使用戶可以隔離單個應用服務器(AS)或測試一個包括控制平面和AS的系統。測試人員可以測試功能性、錯誤處理,或調整應用服務器獲得最佳性能。Presence、一鍵通、即時消息和共享列表服務器就是思博倫支持的一些應用類型。
2.2 呼叫會話控制
IMS的控制平面是IMS的核心。IMS標準定義了新型網絡設備、呼叫會話控制功能(X-CSCF)、歸屬用戶服務器(HSS)、策略控制與計費規則功能(PCRF)、處理用戶認證的方式、呼叫路由、會話建立、計費和政策執行。這種新架構雖然可以提供非常強健的功能,但也帶來了復雜性。由傳統VoIP到IMS的信令信息流、完成注冊客戶設備以及與另一個對等設備建立會話,它們的數量增加了幾倍。
這種復雜性直接影響到測試,因此設備廠商和服務提供商必須認真考慮將新的高質量產品與服務迅速推向市場。這就要求測試人員必須能夠迅速開發定制的呼叫流。必須取得定制、性能和易用性之間恰當的平衡,才能從測試產品中獲得最大的價值。
思博倫的IMS解決方案將下一代技術包括在可定制的基于狀態機的測試中,提供高性能、可擴展性和最好的易用性。思博倫可以測試或仿真任意IMS核心網絡設備,X-CSCF,HSS,AS,MRFC,UE等。每個IMS設備都可以以隔離方式測試,或與其它設備組合在一起測試以獲得系統級測試。這類測試要求在測試過程中必須同時使用多種協議(如SIP,Diameter,RTP),而這正是思博倫產品固有的功能。思博倫提供惟一的可以在高負載速率下運行定制呼叫流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用于執行功能測試的同樣的測試案例可以無縫地提供性能調整和穩定性測試。
2.3 安全性
盡管安全威脅是企業主要擔心的問題,但它們對于無線服務提供商來說是比較新的問題。雖然IMS為很多多媒體應用提供了保證,但同時也將安全隱患帶入了無線世界,這樣的例子包括黑客、對應用服務器的攻擊、對網絡服務的非法訪問和病毒。設備廠商和服務提供商正在努力保護網絡和客戶的利益。他們意識到一次停機事件可能意味著損失數百萬美元的收入,并導致客戶信心與忠誠度嚴重受損。具有前瞻性的廠商和運營商懂得對防火墻、內容過濾設備和安全網關的精確測試是防止惡意攻擊的惟一途徑。
思博倫的IMS測試解決方案提供種類齊全的安全測試選擇。它們包括仿真網絡設備,如象在防火墻或安全網關中那樣包圍和隔離安全設備?梢詫Ρ粶y設備(例如,GGSN、SGSN或Web服務器)發動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此外,仿真數十萬臺由IPSec加密的IMS用戶,測試人員可以測試重要的性能標準,如使用加密傳輸流的目標設備的激活率、容量和吞吐量。安全機制處在不斷的改進之中,而思博倫公司則站在測試這些新機制的最前沿。
2.4 計費
計費是新型IMS架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們為其定義了基于標準的接口和網絡設備。IMS將改變運營商可用來最大限度地增加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的獨特的/可定制的計費方案數量的規則。訂戶將可以靈活地實時添加或刪除新服務產品,這類新計費功能意味著新的測試挑戰。例如,計費系統必須可擴展,必須可靠、準確。不經過徹底的測試,性能不佳和/或不準確的計費系統有可能導致收入損失和失去客戶的信任。一些運營商和廠商仍以手工和耗費時間的方式評估他們的計費系統。他們應當懂得計費的重要性以及復雜性將隨著IMS而增加。傳統的測試方法將很快無法滿足下一代網絡的需要。
無線計費從采集SGSN和GGSN上的呼叫詳細記錄(CDR)開始。缺少自動化測量CDR采集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會導致測試的不完整。思博倫提供檢驗計費準確性的全自動測試案例。出自復雜的傳輸流模式的成千上萬條記錄可以在幾分鐘(而不再是幾天或幾周)內得到檢驗。此外,HSS或AAA功能可以得到測試,確保嚴格遵守正確的計費程序。
2.5 移動性和固定移動融合(FMC)
FMC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雙模式手機。雙模手機使用戶可以根據服務的可用性和網絡是否費用最低、性能最高,從蜂窩網向WLAN網漫游。為此,WLAN網絡必須與蜂窩分組數據網互通。3G行業組織(3GPP和3GPP2)頒布了定義這些互通或網關功能的規范。被稱之為分組數據網關(PDG)或分組數據互通功能(PDIF)的新型網絡設備是這些規范的關鍵內容。這些新設備在安全地橋接蜂窩網上的WLAN用戶和支持從一種網絡向另一種網絡平滑切換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設備廠商與運營商希望開發和部署最好的使用雙模手機的FMC服務,那么可擴展性、切換性能、QoS以及PDG和PDIF的安全方面是他們必須考慮的關鍵測試內容。思博倫的IMS測試資產組合提供全面的FMC測試功能。思博倫設備通過仿真WLAN接入點、數百萬移動節點和整個3G移動分組核心網,來隔離新的分組和安全網關設備。PDG,PDIF和安全網關可以被獨立地測試,也可以作為包括真實移動分組核心網和IMS設備的系統來測試。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