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購餓了么的95億美元是美團抬上去的(3)

發表于:2018-11-22來源:全天候科技作者:全天候科技點擊數: 標簽:阿里餓了么
36氪:美團每年會研究一下,但是最后不一定做的新業務大概有多少? 王慧文:幾十個吧。 36氪:不斷嘗試新業務需要人力和成本,美團對這方面有什么限

  36氪:美團每年會研究一下,但是最后不一定做的新業務大概有多少?
  王慧文:幾十個吧。
  36氪:不斷嘗試新業務需要人力和成本,美團對這方面有什么限制嗎?
  王慧文:不受這個影響。原因很簡單,經濟狀況不好的話,你要是有點錢,更要主動嘗試,因為競爭少。興哥說試一試的時候,很多媒體人會分析出來一個鴻篇巨制,說王興肯定不只是想試一試,其實真的沒有那么復雜。
  36氪:你們“試一下”的決策周期長嗎?
  王慧文:不長,一晚上就過了。很多業務我們做決策都特別快,充電寶試一試就關了,松鼠便利也是試一試就關了。還有很多“試一試”,關了你們都不知道,因為做得很小也很低調,沒啥關注度。不靠譜的就趕緊砍,充電寶我們試了三個月就砍掉了。
  36氪:覺得試不下去的臨界點在哪?
  王慧文:算賬算了半天,發現市場太小,那就沒必要經營下去了。
  36氪:回頭去看美團創業到上市這幾年,對待業務、版圖和盈利模式上,有什么特別重要的變化嗎?
  王慧文:沒有特別大的變化。我們之前有個判斷今天看來是錯的,2014年左右,美團和點評都分別投資了一些餐飲軟件公司,今天回頭看,當初的投資是不對的,美團應該更早、更堅定地自己做。
  36氪:你們自己做,和他們原有團隊做,會有很大區別?
  王慧文:區別非常大。很多外部的公司問題很多,有的戰略錯誤,有的核心能力不對。我們自己做的話,會努力找到更匹配的人來負責這一塊。
  聊收購摩拜:美團早就意識到摩拜無法獨立存在
  36氪:收購摩拜這個決定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外面眾說紛紜,說這是騰訊的意志。
  王慧文:跟騰訊沒關系,事實上是騰訊替我們背了“黑鍋”。摩拜就是我們自己想收的。摩拜里面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不支持賣,一部分是支持賣,但是賣給誰還要討論。
  最開始他們是找我們投資的,我們在要不要投這件事上確實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后來想明白了,要么我們完全不做這個交易,要么我們就收。這件事上我們確實想了很久,直到意識到投資沒有那么大意義。
  36氪:為什么沒有意義?
  王慧文:我們投完錢,這些錢能不能產生我們投資的價值?最可怕的是你投完錢后,這個公司沒有升值,這很可怕的。而且,如果花完我們投資的錢,摩拜還是無法獨立存在必須賣掉的話,誰買呢?最終還是要買的話,為什么不現在買?如果最終不買的話,那我們也別投。
  那個時候我們判斷,我們再給他十億美金這個公司會增值,但是消耗完了之后,這個公司估值還上升了,如果我們收的話需要花更多錢,但是公司的價值并沒什么變化。
  36氪:是不是你們在那個時點也認為這公司沒法獨立存在?
  王慧文:我們覺得根本原因并不是賬能不能算過來,而在于這個生意本身獨立核算的經濟價值不夠,它能賺錢但是價值不夠大。而且這個市場無法一家獨大,過去所有投資人在做這筆投資的時候,做的模型都是按照能一家獨大來算的,那樣就可以賺很多很多錢,估值也能漲上去,但是不能成為一家獨大的話就不能收比較高的費用了,因為有市場競爭。
  這樣的話,估值也無法達到預期,投資人最終只能決定把公司賣掉。一般來說,因為戰略價值,所以戰略型投資人愿意給的估值會比財務投資人更高,倒閉公司一旦賣給戰略型公司,就無法獨立存在了。
  36氪:為什么你們會覺得摩拜無法一家獨大?
  王慧文:首先它就不該一家獨大,它是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我們對任何產業應該是什么結構,還是要有清晰的判斷。
  收購摩拜之前其實我在朋友圈說,單車這次會導致中國互聯網的格局跟以前不一樣,以前能合并的現在未必合得了,很多資本方沒意識到這事,格局已經變了,規則也變了。
  36氪:聽說你們把摩拜收購進來,才發現它的用戶和美團大平臺原有的用戶基本重合?
  王慧文:我們要摩拜,從戰略角度需要的是它整個生態系統、用戶和數據,它不但會增加我們的用戶,也會增加數據,不過我們現在還沒去證明這個事。
  36氪:現在還會覺得摩拜是個好生意么?
  王慧文:這個生意挺好的。我們覺得靠它應該能賺些錢,不一定會賺很多,但也不會虧很多錢。我特別喜歡這個生意。除了現在財務模型不太好,這基本是個完美的生意,不僅高頻剛需,它的流量來自于線下,自帶曝光,基本不需要營銷成本了,而且摩拜是有規模效應的,還有政府準入。而且財務模型我們認為也只是現狀。

原文轉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8-11-22/doc-ihnyuqhi7567099.shtml

...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