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購餓了么的95億美元是美團抬上去的(2)
發表于:2018-11-22來源:全天候科技作者:全天候科技點擊數:
標簽:阿里餓了么
以下內容是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在接受36氪專訪的實錄,里面重點聊到了美團的各種新業務、摩拜、餓了么、阿里,以及上市。 聊阿里
以下內容是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在接受36氪專訪的實錄,里面重點聊到了美團的各種新業務、摩拜、餓了么、阿里,以及上市。
聊阿里和餓了么:阿里收購餓了么前,美團也出過一次價
36氪:美團未來和阿里難逃一戰?或者現在已經打得很兇?
王慧文:現在肯定在發生正面競爭。我們做的業務,阿里都做了。外賣有餓了么,到店有口碑,我們做酒店旅行,它有飛豬、有淘票票,我們有小象,它有盒馬,我們有B2B,阿里也有B2B,現在是完全重合。這是我們不回避的事實。
36氪:聽說餓了么想賣的時候來找過你們?
王慧文:對,我們給開了價。阿里當時給他們開70億美金,餓了么來找我們,我們開價90億美金,餓了么拿著我們的報價又去找阿里,最后阿里給他們的成交價95億美金。
36氪:你們真的會想花90億美金收購餓了么嗎?有沒有成交的可能性?
王慧文:90億美金還是值的吧,其實不會成交的,阿里有否決權,怎么可能讓我們把餓了么買下來呢。我們只是覺得最初報價70億美金實在是太欺負餓了么團隊了,我們看不過去。
36氪:阿里開完95億美金后你們為什么不再報價一次?
王慧文:怕真的成交了……
36氪:餓了么說以后要打倒美團,所以你會覺得這個市場上只能容得下一個玩家么?
王慧文:美團可以接受他們的存在,我們心態非常好。這樣大的市場,這么剛需的需求,只有一家也不健康,我們還是要尊重自然規律。
36氪:你們有預測過如果和阿里有所謂的一戰,最快會是什么時候?
王慧文:我們跟阿里沖突的時間表,根本不是美團決定的,是阿里決定的。阿里買餓了么那一刻,就已經和美團正式沖突了。
36氪:我看到你們辦公室里貼著條幅,少談一點顛覆,多談一點創新。但是外界似乎覺得美團更像是一家能顛覆的公司?
王慧文:我們是商業助手,我們不做顛覆公司,我們現在連賦能都不愿意說,賦能是高高在上的態度,我們是助手、服務員。
聊新業務:我們就試一試,做不好就砍掉
36氪:你們現在對打車這個業務有什么規劃?之前有個說法是你們本打算在今年再開六城,但是后來暫停了。
王慧文:沒有這個計劃。而且關于打車,其實很多事情沒有你想象的規劃那么清楚。不過很多人對這件事有太多的想象,很多報道也都不是真實的。外面還有一個說法,美團在南京試點打車業務時候,王興在南京坐鎮了一禮拜,這簡直太搞笑了。
36氪:聽說打車業務在上海剛推出的時候,有人問你怎么處理和政府的關系,你說沒想好,后來被政府約談時,有人又問了你同樣的問題,你說想好了。
王慧文:前后關系可能不是這樣的。那兩句話我不僅有說過,我還經常說。他們問我一件事,很多時候我都說我不知道,我沒想好。
36氪:什么時間決定打車業務在新的城市暫時先不開了?
王慧文: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一直開新城。
36氪:試到現在有什么新想法嗎?
王慧文:繼續試。我們同時在試很多事情,只不過打車特別能吸引注意力而已。
36氪:小象也算是美團的新業務,但感覺進展得不是很快,你們準備在生鮮這塊和阿里密集交火嗎?
王慧文:其實我們并不從交不交火這個角度看事情,我們就是試試,看是否值得做。小象當然做得不快,我就試一試,為什么要快呢?我還嫌團隊太快了,我還沒有結論呢。
36氪:做到什么樣的程度算有結論呢?
王慧文:每個業務差別很大。小象,我們現在的結論就是還得繼續試。
36氪:互聯網領域,基本上掙錢的大業務都有知名的公司在那里。出行上下游你們會考慮嗎,例如后市場?
王慧文:考慮過,但沒考慮出結論來。
36氪:你們會想嘗試一下做電商嗎?通過閃購業務來做做試水?我觀察到最近閃購上面有很多賣衣服、美妝和快銷類商家,我還聽說有人在閃購上買鞋子。
王慧文:也在試。我們試不試它都在發生,就是有消費者在買各種各樣不同的東西。有的事你要做一個試的決定,有的事你要做一個不試的決定,它才會停下來,否則就會發生。但不要誤會,別覺得我們什么事都想做。我也是今天剛知道有人在閃購上買鞋。不過既然有人用,那就挺好的。
原文轉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8-11-22/doc-ihnyuqhi75670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