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的時代 - 軟件測試思想、軟件測試技術新體驗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第二期(2005-04)

你在日常的工作中沒有遇到問題嗎?如果有,你也可以提交案例!我要提交案例
案例分析
   
本期案例
題目:三個人的測試部如何開展多項目測試工作?如何發揮作用?
所屬主題:測試管理
作者:aaa_general
案例內容:
  公司是做軟件外包的,有一個測試部門,但只有三人,我負責。針對公司的開發特點,制定了一些相應流程,給出了若干文檔模板。
1.公司高層的意思是說,項目啟動后,每個項目臨時組建一個測試team,測試部跟進一人,作為對測試的流程,方法的指導,同時也作具體的測試工作。 我覺得由于測試部的力量比較弱,人員水平不齊,上述要求實現有些困難。
2.目前公司有100人左右,同時啟動的項目可能會有四,五個,不能保證每個項目都有測試部的人跟進。每人跟進的項目怎么辦?
3.流程我覺得到還是可以的,BUG的跟蹤我是通過,Microsoft Outlook 的Exchange server來進行管理的,感覺還不錯,狀態清晰。
但問題是三人的測試部門的前途何在,產品質量的提高,三個人行嗎?有時,我覺得數量還是很重要的。

目前解決方法:
1.第一點的問題沒有什么好辦法。
2.每周五開一個會,參加人員有測試部的全員,每個開始啟動的項目的測試team里抽一人。會議內容:首先,先檢查個項目的測試流程是否符合,文檔是否規范。其次,讓大家對目前的測試方法提出些具體的意見,總結提高。

求助的問題點:
測試部的作用何在。測試部的前程很是迷茫, 僅僅是對測試的流程作整體定制嗎?
人員太少,三個人行嗎?人員的數量是不是目前測試部發揮作用的關鍵?
相關分析
   
分析一:
  作者:baitest
  分析內容:
  測試部可以在大局上把關,具體的測試可由項目里的test team 完成;
分析二:
  作者:flygold
  分析內容:
  你說的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我覺得最最關鍵的一點:你要讓高層深刻領悟軟件測試的意義所在!如果高層不能領悟,你的工作會遇到相當的阻力。甚至領導會對你個人產生不正常的看法。你需要在小報告中用事實說話,表明軟件項目失敗或半失敗的幾率非常之高,軟件測試的作用對規避風險的意義所在。這是考驗你的文筆的時候了。一般高層看過之后會找你談話。你就需要列出一堆資源請求。老總一般只會批一部分,所以你的資源請求盡量做到有余量。
  接著你需要定義一個好的角色表,分配好相應角色的扮演者。然后根據項目的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測試大綱和測試計劃。接著制定測試組人員績效和工作考核制度。做到每天的調度計劃公開。然后公布每天的測試結果。盡量做到用數字、圖表說話。盡量少用文字。領導會通過你的結果,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測試部的實實在在的價值。從而考慮強化測試部門,授予更多的權限。
這個問題很好。是實際當中最常見的。諸位都來發表高見。
分析三:
  作者:小螞蟻
  分析內容:
1,對提交到測試部門的測試項目根據項目的風險以及公司的決策劃分測試優先等級.
2,對已經劃分測試優先等級的測試項目,根據測試人員的技能水平進行適當的分工.
3,在測試策略上進行適當的改進,把握住測試的重點.
4,和領導溝通,加強測試團隊的力量,或從公司組織一些閑人參加測試工作,這樣對于公司來說既經濟又省錢,同時要提高測試人員的測試水平.
5,公司領導要重視測試部門的工作,如果工作上不給予理解和支持.建議你跳巢吧!
分析四:
  作者:baitest
  分析內容:
  現在說讓領導重視測試已不可能.因為項目各項工作一經展開. 個人認為:
1.明確測試部的責任;
2.明確開發部門的測試team的責任;
3.建立測試不和team的良好的協作\互信任的關系,
4.建立一個好的測試流程;
分析五:
  作者:小穎
  分析內容:
1、設立一個總測試員,加入相應的項目組,了解項目進度,了解項目情況;
2、每周,目的讓所有測試人員了解項目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每個項目的總測試員在業余時間研究需求,編寫測試要點及測試用例,為測試工作提供資料
4、測試項目時,盡量保留一名測試人員作為機動人員,便于測試其他項目,如果需要三名全部參加,也要盡量保證有一個人的測試工作較小
5、建立一個有效的測試流程,有效地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
  現在國內測試團隊都不是很大,而且公司可以為開發招人,絕不會輕易為測試招人,所以只有靠現有的人員發揮最大的能力來完成工作了;不能重速度而輕質量
測試總是比不測試要好的多,無論發現什么錯誤,都是幫助開發人員完善程序,所以測試團隊無論多少人都有很大的作用的;
  測試人員最重要的是測試經驗,業務知識,業余時間多組織學習一下相關的內容;以提高測試人員的技術水平,切實的發揮測試的作用;
分析六:
  作者:rifle
  分析內容:
  我認為測試流程很重要:
1。測試腳本的編寫(測試部門完成)
2。測試(每個team)
3。bug提交
4。bug處理
  note:bug處理應該有一個好的系統,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對項目進行跟蹤,測試過程中溝通很重要,有重大問題出現一定要及時溝通。
分析七:
  作者:Akchenyanjun
  分析內容:
  三個人的測試team相對上百人的開發隊伍確實少了些,不能因為人員少工作不做吧!只要盡力+方法總會使問題解決的:
1 給每個項目制定規范的、簡潔的測試計劃,且每個項目的測試計劃制定都要和此項目負責的 項目經理一起制定,項目最后達到何種質量程度首先要讓項目經理心理有數,否則只靠測試小組很難達到最好的用戶需求;
2 調動測試組成員對軟件測試的興趣感和軟件質量的責任感;
3 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好同行評審的方法;
4 盡量向公司領導申請增加測試組的力量。
分析八:
  作者:Rosemei
  分析內容:
  大概感覺了一下,不知對不對,你們三個人的測試團隊,真正在執行的工作更象QA人員的工作,已經上升到開發過程的控制了,包括檢查文檔是否規范,(如果是測試文檔,另當別論)這在其他公司屬于QA人員應進行的。也就是說你目前最好要明確,測試人員的職責,在確定你們三個測試人員如果開展測試工作。
測試工作的開展,如果能夠在公司有設置QA及SCM相關的職位由專人進行的話,雖然測試工作人員三個還是太少,但是測試過程的跟進也容易些。
  跟進辦法:就是三個測試人員主要抓項目中的測試文檔,如果公司重視測試,并且每個項目均要求有測試結果和測試報告的話,要求每個項目抽出一個人執行測試活動,測試組負責對執行測試活動人員實施測試培訓,并制定測試計劃,該抽調人員由測試組實施績效考核。
  如有的項目無抽調專門進行測試的人員,須與上級確定是該項目不需要測試還是無法抽調人員擔任測試,確定原因后,根據具體原因制定應對策略,盡量在保證測試組人員的充分利用,不可將測試組人員全部分散至具體的測試工作中,因為必竟面臨的是上百人的公司。
  另外的辦法就是根據項目申請增加測試人員,增強測試團隊的力量。
  保證質量的是過程中的評審和內審活動,如果這個也沒有的話,靠最后的測試,質量很難控制。
另外同意測試人員定期對每個項目組抽調人員進行工作交流、討論。
  否則無米之炊,任人乏數。想做好不太可能,只能盡力而為之。
測試時代工作室分析
   
  本案的明顯的特點是人少,工作量大。這其實是對工作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要實現了高效的工作,才能用較少的人力資源。
  而高效的工作,從工業發展的過程來看,無非要減小工作量和提高生產率,所以必然是高技術水平和自動化生產的產物,當然也不能缺少合理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組間協調和人力資源的調配。相信在軟件行業也是一樣的。
  問題一 本案中,測試人員的水平高低不齊,這應該說是不能達到高效的要求的。
  問題二 尚不能保證每個項目都能有一個專人跟進,顯然測試部的人力資源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的工作要求。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再優秀經理也是很難做出業績的。相信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也是明白這樣的道理的。
  所以第一,在列清楚了工作總量和職責,崗位分配的情況,之后向公司申請加人。公司的管理層不會很清楚一線的具體工作,全憑自己的感覺和控制一切成本的原則來調配人員,所以一線的管理人員,有責任和義務來為公司管理層反映真實的情況,為他們做人力資源、成本變更等決策提供依據。
  第二,設計合理的方案來調配公司現有的人員的空余工作時間,也就是讓開發人員、銷售人員、技術支持人員在任務完成的情況下加入測試組,這不是一件能夠一次成功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培訓和溝通才能夠保證非測試人員做的測試的有效程度。需要對者所有的人員進行測試培訓。這個方案對專職做測試的人員就要求很高,需要他們能夠做測試,并且能夠管理測試項目。以分擔測試經理的工作量。
  第三,提高測試資源的復用率,分析各測試項目的特點和共性,逐漸提煉可復用的資源,如公用測試用例。納入配置管理庫,這樣,可以通過減少重復的工作來減少工作量。
  第四,引入自動化測試,這對測試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也是很高的,并且要充分估計了自動化腳本開發的成本和風險,做了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實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遠規劃,逐步引入
第五,總結已有缺陷,修訂開發規范,從根本上規避缺陷重復出現從而再減少測試工作量的基礎上來提高軟件的質量。
  測試是個新興的行業,沒有很多現成經驗可以借鑒。學習—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和推進手段。
  對于本案作者提出的對測試部的前途的質疑,編者認為還是不必要的,F在的狀況還沒到不需要任何發展和提高的地步,相反,是發展和提高的空間相當大, 測試是評測軟件質量的最佳手段,同時也是唯一能夠為軟件工程,軟件質量度量提供依據的工作環節。所以作為測試的負責人能夠把測試工作的提升到整個軟件過程范圍和全面質量控制的高度是關鍵。
關注案例  
焦點2:如何讓開發控制提交的測試版本的質量?
焦點3:產品性能測試?
焦點4:白盒測試的困惑,究竟多少人在做?適用范圍?
案例分析
你在日常的工作中沒有遇到問題嗎?如果有,你也可以提交案例!我要提交案例

 

測試時代首頁 | 測試時代論壇 | 測試交流會 | Blog社區 | 測試時代工作室 | 測試時代刊物 | 軟件測試資料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