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信息技術行業的未來,以及整個國民的競爭力的理解都在逐漸陷入一種錯誤的怪圈中。自從2000年Dotcom泡沫的破裂開始,年輕人都在盡可能避免在信息行業內就業。美國各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人數一落千丈。更糟的是,即使是獻身于這一領域的那一部分僅有的群體也在逐漸喪失其群體多樣性,甚至以更快的速度趨同——這對于已經擁有最低的女士就業率、非洲籍和西班牙籍后裔人參與率的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悲劇!現在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一行業只能吸引越來越多專門為自己且癡迷于編程和技術的人員來參與,而那些無私的奉獻于本領域的創造者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只有將自己全部時間都貢獻給計算機游戲編程的人才會選擇計算機領域的職業,而那些沒有將自己全部睡醒的時間貢獻給計算機和編程的高中生們認為,他們并不適合計算機科學中的任何職業,更不要說在該產業重創立自己的事業了。
但社會對擁有計算機技術的人的需求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從美國勞工部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計算機相關工作的勞工需求率已經遠遠超過了上一個高峰——即,2000年的Dotcom時期。另外,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已不再是美國各產業和行業中一個孤立的部分,該產業正與其他行業發生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和作用:IT產業支撐著商業社區中的每一個領域——市場調研、產品設計、財務管理、戰略規劃、環境問題研究等等——你能想象到的每一方面都需要IT的支持和扶助。這意味著,由于涉及到了多門學科,這些工作不僅僅是“很重要”那么簡單,而且他們是“很有趣”的。該產業需要從業人員不僅擁有豐富的技術知識,還要求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科學領域內工作、擁有交叉學科的知識并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最近一期的《紐約時代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專門為這類IT專業人士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文藝復興時期的IT人士”。而微軟,Google以及其他的計算機跨國公司都已明確的表示了他們在人才需求上的立場何觀點:我們需要更多的接受過良好培訓、成熟的、多樣化的計算機科學家!
實際上,IT產業中的職業都是動態且緊缺的。然而人們卻錯誤地認為IT行業中的工作都是單一的、狹隘的、無聊且不確定的,而且這種錯誤的想法一直在延續著,影響著每一個即將選擇自己專業和職業的年輕人。除非這一錯誤的理解能被糾正,否則我們還會不斷地失去那些有天賦的IT專業人士,而美國也將變為一潭技術的死水!到那時,微軟等公司可能會將其創造性的技術工作進行離岸外包,外包到中國或印度等擁有創造性計算機人才的國家,而我們在失去創造性科技人才的同時,也將失去更多發揮自己潛能和創造性工作的機會。由于當今經濟的驅動力是創新,而創新又需要擁有更多科學技術領域的高學歷人才,因此,我們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標準也會隨著創新和創造領域內高學歷人才的流失而下降。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我認為,如果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我們的文化上做出一系列重大的變革。好在過去曾舉行過的一些教育性運動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過去30年內一直進行的“抵制吸煙運動”——類似的活動讓我振作,讓我看到一線希望,但僅僅靠他們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活動——不僅僅局限于在公共關系上的努力。行業、政府和學術界都有責任去培育并完善當今計算機科學領域內職業的動態性。作為一個計算機科學的教授以及一名工程學院的院長,我認為,對當前形勢巨大的責任存在于我們如何進行我們工程與應用科學的教學。我們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以此來吸引那些年輕人,讓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癡迷于我們的計算機科學,我們也有能力保持住他們的熱情,使之一直持續到研究所畢業。
在各方努力中,作為學校所扮演的角色最為重要的,他們要盡量使計算機科學對那些有野心且對技術熱衷的學生更有吸引力,同時他們也從計算機技術的學習中培養自己對其他領域知識的興趣并掌握其他領域中的技術。這些學生將是未來商業界的精英和領袖,他們一定會對這個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更重要的是,這類群體中也應該包括女人、少數民族以及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群。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