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軟件測試職業之路(二)[1] 軟件測試
我們的培訓分為外訓和內訓兩大類,考慮到成本,外訓主要由我一個人到北京或上海參加,然后回來“布道”,內訓則通過制定選題,讓每個測試人員把自己擅長的、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通過交流會的形式共享出來。
培訓不僅讓我自己的測試能力得以增強,也讓我們的測試人員更加有歸屬感。
有一次,某個項目的開發進度嚴重的Delay了,測試人員被壓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但是項目經理似乎缺乏質量和軟件測試方面的意識,一位測試人員找我聊的時候眼淚都流出來了。我開始意識到公司需要的不僅僅是我以及一個軟件測試組織,我們需要一個質量體系。
跨越
不久,公司需要通過GJB 9001A認證,根據咨詢老師的意見,我們需要一個獨立的質量管理部門,因此我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軟件質量保障部的經理。也許很多人會羨慕我,從一名普通的測試人員到一名質量部的經理,這也許要花上5、6年甚至10多年的時間,而我只用了3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開始辦一份內部的月刊,作為質量和軟件測試的交流平臺,同時也是質量意識的宣傳平臺,公司領導對于這件事情非常支持,因此我們雖然做得比較辛苦,也堅持做了下來。同時,我設立了一個名為“質量之星”的獎項,用于獎勵那些在平時工作中認真細致,追求盡善盡美的人,包括開發的和測試的。
這一時期,我受克勞士比的“零缺陷”質量管理思想影響比較深,我拜讀了他寫的《質量免費》、《削減質量成本》等著作,受益匪淺。但是也活得比較累,因為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太大了。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我帶領幾名內審員迎接了認證機構3天地審查,順利通過了認證。
認證通過后,我開始把測試管理的工作轉移給各位質保組長。我開始“沉迷”于測試技術、測試工具、自動化測試的研究,我把自己定位成測試研究員和架構師的角色,我開始嘗試把各種測試技術和工具應用到各測試組。為了實踐自動化測試,我“慫恿”老板購買了比較便宜的自動化測試工具TestComplete。
追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積累,我有點不吐不快的感覺,我開始在51testing、CSDN等論壇上“泡”,就像武林高手希望通過尋找對手切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一樣。我開始寫博客,發表文章,寫書,兼職為某個公司做自動化測試顧問,一方面是為了名利,一方面也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
在公司推行質量管理碰到很多的阻力,軟件測試團隊的地位需要提高,我所做的這些“不正經”的事情也許或多或少地給大家帶來某些訊息,至少讓測試人員們的信心得到了加強。
但是另一方面,我自己也開始迷茫了,我發現作為一名質量管理者的成就感開始缺失,隨著底下培養的人員的能力的提高,我開始覺得我要給他們更多鍛煉的機會。兼職為某公司做顧問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我得到很多新的成就感,我隱約覺得這是我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