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軟件質量進行評估 軟件質量保證
關鍵字:質量進行評估
【導讀】本文從軟件質量的有關概念出發,根據指標選取原則,在分析軟件質量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軟件質量評估指標的選取原則,并進而建立了軟件質量評估體系。
1 軟件質量的有關概念
軟件質量是“軟件產品具有滿足規定的或隱含要求能力要求有關的特征與特征總和”。根據軟件質量國家標準GB-T8566--2001G,軟件質量評估通常從對軟件質量框架的分析開始。
1.1 軟件質量框架模型
如圖1所示,軟件質量框架是一個“質量特征—質量子特征—度量因子”的三層結構模型。
在這個框架模型中,上層是面向管理的質量特征,每一個質量特征是用以描述和評價軟件質量的一組屬性,代表軟件質量的一個方面。軟件質量不僅從該軟件外部表現出來的特征來確定,而且必須從其內部所具有的特征來確定。
第二層的質量子特征是上層質量特征的細化,一個特定的子特征可以對應若干個質量特征。軟件質量子特征是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關于軟件質量問題的通訊渠道。
最下面一層是軟件質量度量因子(包括各種參數),用來度量質量特征。定量化的度量因子可以直接測量或統計得到,為最終得到軟件質量子特征值和特征值提供依據。
圖1 軟件質量框架模型
1.2 軟件質量特征
按照軟件質量國家標準GB-T8566--2001G,軟件質量可以用下列特征來評價:
a.功能特征:與一組功能及其指定性質有關的一組屬性,這里的功能是滿足明確或隱含的需求的那些功能。
b.可靠特征:在規定的一段時間和條件下,與軟件維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關的一組屬性。
c.易用特征:由一組規定或潛在的用戶為使用軟件所需作的努力和所作的評價有關的一組屬性。
d.效率特征:與在規定條件下軟件的性能水平與所使用資源量之間關系有關的一組屬性。
e.可維護特征:與進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有關的一組屬性。
f.可移植特征:與軟件從一個環境轉移到另一個環境的能力有關的一組屬性。
其中每一個質量特征都分別與若干子特征相對應。
2 評估指標的選取原則
選擇合適的指標體系并使其量化是軟件測試與評估的關鍵。評估指標可以分為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種。理論上講,為了能夠科學客觀地反映軟件的質量特征,應該盡量選擇定量指標。但是對于大多數軟件來說,并不是所有的質量特征都可以用定量指標進行描述,所以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一定的定性指標。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