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如何融入一個成熟的公司呢? 在進入公司前需要思考新公司為什么需要自己,新公司一定是有空缺的事情不夠人員去做,才會有空崗位的招聘。開始工作之前先幫自己定位到一個合理的位置,充分地了解自己要接手的工作內容。真的在搞清楚了自己的業務范圍后,一定是在公司老同事的指引下。當然,可以選擇不認可不接受,不過必須要認真聆聽。先從公司產品缺陷入手,提案層層,完成中庸的解決方案并執行。這是一個較為保守的處理方式,可能很多活躍或者思維激進的朋友不認同。但是我這么做不表示我就想這么多,一個我認為合格的產品人員,思維的深度和長度一定是遠遠超過日常的工作范疇,用中國的詞匯詮釋就是厚積薄發。在一個成熟的系統中確立了產品穩定的基石,再放大自己的喜好也不遲,公司所有的人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
產品經理的工作時間如何安排?
最近面試了些個高校的應屆生,新生們對產品工作充滿了神往,好些個都是來自互聯網中泛濫的產品相關書籍,以及喬布斯、扎克伯格等人的偉岸光環。殊不知,產品人員在明星產品的背后多少時光的揮霍、多少精力的消散。
正常地安排好日常8小時工作時間,必要時留在公司加班,和其他業務人員一樣。我想要說不一樣的是,做產品的人腦子不自覺的養成了某種習慣,無時不刻都可能聯想到自己相關的業務需求??赡艹燥埖臅r候、也可能在和朋友閑聊的時候,一個想法的飄過、一個創意的萌生,都可能改變你的產品人生涯。那么這么說來,產品經理的“工作時間”就是24小時,如果你堅持這份工作,那你活多久,你的產品至少也能活多久。
產品經理的追求是什么?
這是一個俗氣的問題,冠冕堂皇的答案就是自己的產品改變千千萬萬人類的生活。用我的理解來詮釋,應該稱之為存在感。產品經理能感覺到自己負責的產品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存在感,那成就就有多大。當我負責的產品做的好或者爛,都被用戶無視 ,或者說沒有用戶,那才是對產品人員最大的挫敗。當然,上級的認同和公司的嘉獎對作為公司普通員工的產品經理來說,也是成就感組成的一部分。雖然我不看重;)
產品經理的經濟
我現在有兩輛車、兩套房(郊區一套一百多平、三環邊上一套60幾平),但這些和所從事的產品工作并無任何關系。
我也并非是個富二代。我是一個在北京讀書并工作的南方人,02年來到首都北京基本能算身無分文,在父母的盡力支持下完成自考大專,開始半工半讀,自力完成本科畢業,拿到學位。05年靠著變賣老家唯一父母單位分房的十幾萬元在河北燕郊貸款買了2處看不成型的期房,所幸的是后來都漲價了,如此憑空多出了一筆橫財,才有了現在的小康生活。
言歸正傳,我目前的工作收入在在10k左右(稅后)
08年開始從業產品至今的薪資進化(稅前):
2k > 4.5k > 6k > 7.5k > 10k > 至今
(可能我的薪酬和同業同仁較有差距,但我覺得可以給關注產品工作的應屆生朋友以借鑒)
我自認為不是一個懶惰的人,相信熱愛產品工作的人都是勤勞的。所以即使有了穩定的生活,還是有自己的產品追求。如果有人問我做產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就我目前水平的認知,我認為我做產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產品當孩子看待,他的成長及變化能帶給我喜怒哀樂種種,作為父母的那種復雜情感相信大家也比較容易理解。
也許有一天,我會因為現實的生活而妥協,但我現在還在堅持著,因為我現在把我的產品當孩子看待,這也是我還堅持在做產品的唯一理由。
最后總結一下我的個人觀點吧。產品是我的工作,我用我的熱愛充斥這份工作,但目前為止這也僅僅是份工作。一個人除了工作,還有家人、還有生活。我需要把我生命中有限的時光與家人分享,生活需要閱讀、需要腳印、需要接觸繁花似錦的花花世界。學會生活比工作更重要。不是有產品的前輩說過這么一句話 —— 不懂得生活的人,肯定做不出好的產品。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