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吃下四通 順豐京東該擔憂嗎?(2)
發表于:2019-03-12來源:新浪科技作者:韓大鵬點擊數:
標簽:阿里
這一做法取得了短期成效。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170.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42%;營業利潤27.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
這一做法取得了短期成效。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170.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42%;營業利潤27.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86%。
但是從大眾的視角看,申通的服務依舊很差。
一個月前,國家郵政局發布了2018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順豐、通達系、京東在內的10家快遞企業中,順豐排名第一,申通位列倒數第三,僅好于德邦快遞和優速快遞。
申通快遞股票從2016年起持續走跌。
業績常年萎靡,滿意度下滑,阿里為何會投資這樣的企業?在快遞專家馮銘云看來,阿里入股申通要從兩個層面分析。
從申通自身層面看,其業績不佳導致股價一路走跌,從2016年1月的最高47.07元,降到了去年8月的14.21元,市值蒸發了400多億。但隨著申通直營布局的逐步完善,未來業績肯定會有所回升,“所以單論投資,目前申通正處在低谷,此時入股時機最佳”。
另一方面,從阿里布局的角度看,隨著中國快遞向下一個500億件邁進,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單獨完成這項任務,必須要像建高鐵路網一樣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把所有物流要素連接起來,發揮協同效應。申通納入阿里體系后,與中通、圓通之間的協同效應才會愈加明顯。
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擺在申通面前的考驗是,能否在快遞旺季來臨之前,改善自己的經營管理、網絡建設、團隊重塑以及服務。這段時間,申通的美譽度和認可度都會相應提升,這都有利于申通的不斷改善,“如果這幾點都做到的話,那么申通在今年下半年的排名和份額,可能會有很大的提升”。
昔日霸主順豐會擔憂嗎?
有觀點認為,在中國快遞業發展的數年間,順豐和通達系之間形成了相對平衡的局面,京東快遞的入局打亂了節奏但沒有失衡。隨著馬云通吃“四通”后,現有的平衡很可能被打破,順豐、京東的焦慮在所難免。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實際上,順豐這些年的業績并不樂觀。根據最新業績快報,盡管909.43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上漲了27.6%,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下跌了4.57%。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順豐自2017年2月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年度凈利潤下滑。
回看其2017年業績同樣堪憂。財報顯示,順豐2017年業務量同比增長18.3%,低于行業平均增速的22%,市場份額下降0.5個百分點,跌至7.6%。此前,順豐的業務量排在“三通一達”之后,而到2017年,排名卻被百世超越。
有分析認為,當今順豐需要給資本講個新故事,所以與德國郵政合作是關鍵轉型,這意味著順豐將邁入產業互聯網,“現在王衛要發力國內供應鏈市場,這是順豐新的里程碑,也難免是一場豪賭”。
同樣,京東也存在焦慮的可能性。雖然京東多年來自建物流體系,在時效和服務上走在前列,但隨著菜鳥網絡板塊的不斷完善,其優勢可能會不斷縮小。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菜鳥致力于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是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年度約10萬億元)的零售額網絡,目標是實現24小時內送貨必達、全球72小時達;而順豐則主攻快遞、冷運和倉儲等服務,定位于物流,融通金融和流通商業,兩者在智能物流運營商方面存在交集,但不屬于完全競爭關系,未來也不排除相互合作的可能性。
原文轉自:https://tech.sina.com.cn/it/2019-03-12/doc-ihrfqzkc31482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