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營造和諧融洽的氛圍,使這些用戶更愿意進行交流和表達,我盡量讓整個測試過程顯得輕松隨意。其中一次測試甚至是在沙發上進行的,對方一手抱著她5個月大的孩子喂著奶,一手操作iPhone進行測試。這種情況下顯然不適合使用任何影像設備進行錄制,其他技術設備也很有可能在這種生活化的測試環境中造成干擾。
6.考慮使用情境
我們都知道移動情境對于應用設計的重要性,但這其中的重要程度也會根據不同類型的產品而存在差異。來自comScore的統計表明,人們使用移動互聯網最為頻繁的時候是早上和晚上8點之后,這些時候人們通常是在家中的。
我們需要認真考慮自己產品的目標用戶通常是在怎樣的情境中使用產品。舉個例子,孕婦戒煙應用的很多目標用戶都提到,她們平時主要是在獨自呆在家中、手機就在手邊的時候使用這款應用。而對于我們參與過的一個旅行類應用來說,目標用戶則會更多的在真正的移動情境中使用產品。對于具體產品的使用情境的理解將有助于我們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可用性測試。
推薦閱讀:
關于移動應用的上下文情境
7.模擬用戶的使用情境和周邊環境
在實驗室中,我們通常都能得到穩定的無線網絡連接,環境當中也不存在什么干擾因素,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環境并不多。人們會在各種情境下使用應用,例如火車上、公交車上、排隊過程中等等。在這些情境中,網絡連接不會一直保持穩定,用戶可能隨時拿出設備使用產品,而交互流程也會隨時會被打斷。
保險界的一個客戶曾經希望我們對用戶在失去網絡信號或離開當前會話的30分鐘之后再繼續操作時的心理預期進行研究。在可用性測試的過程中,我要求用戶“設想一下你現在正在火車上使用這個產品,穿越隧道時沒有網絡信號了。” 然后我問他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希望產品在接下來應該怎樣表現。通過這種簡單的假設,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戶進入一種實際情境的模擬狀態。
在我們測試戒煙應用的時候,有一部分用戶提出希望來到我們的實驗室來做測試。我們決定按照用戶的要求來進行,不過為了使環境盡量貼近于“家”的感覺,我們決定直接在觀察室的沙發上進行測試和交流,而不是使用到處都是設備的實驗室。雖然這并非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不過比起實驗室來說,更接近于家庭環境的空間所帶來的測試結果可以更有效。
8.使用用戶自己的設備,發現更多問題
在我們測試移動版的車輛保險網站的時候,我們發現Galaxy和iPhone用戶喜歡通過日期選擇器的方式完成日期的輸入,但是一位HTC的用戶卻在使用日期選擇器輸入年份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麻煩。年份的選項太多,導致反應遲鈍,用戶在滑撥的時候一下子就將整個界面滾動起來。
在測試旅游計劃應用的時候,我們讓用戶使用自己的設備進行操作,發現其網絡連接和部分界面反應速度確實很慢。這類問題在使用我們的測試機進行測試的過程中是很難發現的,其中有些問題在發現之后確實是可以進行改善的。
總結
圍繞移動設備進行的用戶體驗設計早已不是一小撮UX人所進行的小領域工作了,無論設計過程本身,還是諸如可用性測試這樣的上下游相關工作環節,都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對待。
本文提到的這些經驗都是從我個人的工作過程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價值,少走些我所走過的彎路。
原文轉自:http://blog.jobbole.com/3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