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產品的手機項目(應用軟件),主要是進行系統測試。而針對手機應用軟件的系統測試,我們通常從如下幾個角度開展:功能模塊測試,交叉事件測試,壓力測試,容量測試,兼容性測試,易用性/用戶體驗測試等。
1、功能模塊測試:首先應分析功能模塊的功能項,測試每個功能項是否能夠實現對應的功能。一般根據測試用例(Test Case)或軟件本身的流程就可以完成基本功能測試(相對簡單,故障也較容易發現、解決)。
2、交叉事件測試:又叫事件或沖突測試,是指一個功能正在執行過程中,同時另外一個事件或操作對該過程進行干擾的測試。例如通話過程中接收到短信或鬧鈴觸發,應用軟件運行過程中插拔充電器等。執行干擾的沖突事件不能導致應用軟件異常、手機死機或花屏等嚴重問題。另外,還需要注意各交叉事件的優先級別,檢驗系統是否能依據各事件的優先級別依次進行處理。不能因執行優先級別高的事件而導致優先級較低的事件吊死。
3、交叉事件測試非常重要,一般能發現應用軟件中一些潛在的問題。另外有中英文模式切換的手機要注意中英文模式切換后的功能實現存在的問題(這個主要針對手機應用軟件支持語言自適應功能),這一點通常會被測試人員忽略。
4、壓力測試:又叫邊界值容錯測試或極限負載測試。即測試過程中,已經達到某一軟件功能的最大容量、邊界值或最大的承載極限,仍然對其進行相關操作。例如連續進行短信的接收和發送,超過收件箱和SIM卡所能存儲的最大條數,仍然進行短消息的接收或發送,以此來檢測軟件在超常態條件下的表現,進而評估用戶能否接受。
對手機可以施加的壓力測試類型主要有:
存儲壓力:由于手機采用的是棧式存儲,所以當一個存儲塊滿了之后,如果程序員不做相應處理或者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造成其他存儲區被擦除,從而在UI上出現問題(比如其他功能無法正常使用,出現異常)。
邊界壓力:邊界處理一直是程序員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響應能力壓力:有時候某個操作可能處理的時間很長,在處理期間如果測試者再不斷地進行其他操作的話,很容易出現問題。
網絡流量壓力:執行較大數據流量的功能的同時,再進行其他功能操作,使得網絡流量始終處于很高的狀態(如視頻通話時再進行短信等其他功能操作),驗證各功能是否依然能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因網絡流量瓶頸而引起某功能異常。
壓力測試用手工測試可能很繁鎖,可以考慮自動化測試。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較為大量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由開發人員配合開發出的工具,或者高級的測試人員編寫出的腳本。
5、容量測試:即存儲空間已滿時的測試,包括手機用戶可用內存和SIM卡的所有空間被完全使用的測試。此時再對可編輯的模塊進行和存儲空間有關的任何操作測試,如果軟件在極限容量狀態下處理不好,有可能導致死機或嚴重的花屏等問題的出現。
原文轉自:http://blog.it985.com/1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