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讀一些其它書籍,不限于技術書籍。如果想讀的書有利于工作,推薦一些如何做思辨思維的書?!端伎嫉乃囆g》《六頂思考帽》《你的燈亮著么》 《學會提問》是我喜歡的4本書。它們會教你怎么獨立思考,養成提問的習慣,而提問的習慣是我們現在的測試人員最缺乏的一件事情。人們往往拿了被測物就開始忙著寫用例,忙著測試。而不是先探索它、研究它。當然IT技術也要掌握,如果你的IT技能能夠趕上開發,你發現你做測試的思路會非常的寬廣:)
4.把書籍中的東西跟你的工作對比,把好的東西引入工作(這點是檢驗書本質量的好方法,也是促進你思考,促進你能力提高的好方法。
5.關注大牛們的技術博客。國內寫好測試博客的人不是很多(很多人其實很有水平,但是不喜歡寫blog),但是國外有很多,有人整理了一個list 也推薦給大家:http://ssnlove2008.blog.163.com/blog/static /3788942020093284842381/。
6.搞定你所在行業的領域知識:如常見IT技術,常見業務知識,這些知識掌握的越深,你的價值越高。測試技術是內功,但是你能直接為企業帶來價值的最大之處是你對被測物熟悉程度,也就是你的領域知識!!!
7.沒有方向?從你的工作入手,比如,你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是什么?我怎么解決它?我需要掌握什么樣的技術解決他?我要推動什么樣的組織改變來解決它?別人怎么解決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使用后我改進了那些?google一下別人有沒有同樣的問題?嘗試作對比,如果覺得他做得好,嘗試聯系那個人討論一下??纯磳Ψ降倪M展。嘗試把活兒干得特別漂亮。你能解決10個中等問題以后,你的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
8.嘗試做筆記。最好是在線的,推薦印象筆記和有道云筆記。
9.堅持。
10.保證身體健康,歲月會給你帶來別人的信任感(當然能力要隨著歲數增長)。
能做到這里面的一半,兩年后你就能在專業上有高分通過我的面試:)當然肯定你也不見得會看得上我們的offer了。
11.對于沒想好就跳槽,換行業的同學說:你再想想!你的很大價值是與你企業、行業綁定的。如:做了5年保險業務,你的領域知識至少值5w每年,換領域就沒了。你在一家公司證明了你自己,到新公司要重新證明你一遍,有的時候外部環境、機遇等會讓證明過程很痛苦,成本很高。
另外的吐槽:
野蠻生長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同學非常多。這其實有很多因素,分析起來覺得有以下幾點:
1.大學或者職業教育沒有非常好的課程體系(有些培訓機構還行,但是也需要提高),其實測試技能需要系統訓練和長時間磨練才能有根本的增長,我們的職業教育或者再教育體系其實還是有很大空白的。
2.說句實話,大家的讀書氛圍不夠濃厚。大家不喜歡看書。而讀書是再教育成本最低,又非常有效的途徑。相比于程序員,測試同學喜歡讀技術書籍的比率明顯的低,這是一個讓人悲傷的事實。真希望這種現象能夠改變。
3.很多人是不喜歡coding才轉測試,或者是因為IT產業普遍薪水高才來做測試。不是真正熱愛這份工作,不熱愛其實做不好,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4.很多人認為測試門檻低,young talent 不愿意干,測試吸引人才有點兒困難(我初入行的時候也有這種想法,也是當時被強拉來做測試的,當時想做的是coding和數據DBA相關工作并已經有了一些積累,(我沒說我是啥人才啊))。說實話測試的入門門檻的確有一點點低,但是做好測試的門檻確是相當的高,隨著系統越來越復雜,測試逐漸會比開發還難做,更有挑戰性,我這么說你信么?
5.專業化社區還沒有形成規模,測試人員沒有能有效交流的平臺。這是跟美國和歐洲的一個挺大的差距。他們的社區做得挺好的,我們也有了一些很好的起步。如一些熱衷測試公益的同學,一些不錯的會議,一些不錯的線下活動,但還需要大大的發揚光大。
真心希望測試行業的整體水平能夠逐漸提高起來。
最后看一下測試大牛James Whittaker(Google測試之道 和 探索式軟件測試 的作者)對職業路程發展的一篇文章吧,你會受益很多:
http://www.cnblogs.com/skytraveler/p/3546703.html
原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skytraveler/p/387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