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Q:這些類型的培訓更多的是背景、思想、理論和概念,而不是指定方向。將信息提供給人們和公司,讓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是這樣嗎?
Jan:的確如此。舉例來說,Scrum培訓絕大多數都是關于流程、角色等等,還有一小部分關于價值。而這里,我們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我們從價值開始,因為這是我們唯一擁有的。在一家敏捷公司,什么是正確的工作態度,什么樣的領導力是我們應該擁有的?從這出發,我們開發符合我們需求的工具和流程。與今天大多數公司引入敏捷相比,這是完全不同的方式。
第三個是工作間。我們被分成幾個組,每個組每個月都要在一起進行一次小組訓練。這是一個跨職能的團隊,每人只能提一個他們想討論的話題或問題。通過變革代理人(change agent)的幫助,我們討論該話題并解決問題。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問題,我們會在每月的小組訓練中進行討論。對于我來說,那是變化的心跳,因為我們開始學以致用。
第四也是最后一個是個別輔導。小組訓練對某些人來說非常有效,但有時候你需要單獨的支持,你可以去接受專業訓練,指導你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想提供給整個公司的。我們有2個專業的教練,在我們的文化變革過程中,我們最多時還有40個內部教練。教練們互相訓練,經驗豐富的教練將得到專業教練執教。
InfoQ:你怎么看這個方法在組織中是否有效,你感覺這家公司有沒有真的變得更加敏捷?
Jan:有兩個信號可以證明方法是有效的。例如,當公司有新人來時,他會說:“嘿,伙計,你的工作方式真奇怪,不論什么時候我和你一起進入會議室,你第一件事都是把問題畫出來。”我會說:“是的,這很正常。我們相信如果你無法把問題畫出來,你就還沒有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當問題畫完后,大家會沉默一陣子。對于外人來說,大部分會議都會顯得比較慢,特別是會議開始時,大家都在思考。這與很多會議不同,在那些會議上,人們都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我們會沉默,思考哪些將是正確的技術,哪些是我可以問的正確問題。到最后,我們得出結論的速度快得讓人驚訝。當你進入公司,你就能感覺到這里的能量等級是難以置信的,超過了我在其它任何地方看過的任何東西,
另一個信號是當我在會議上與某人交談時,他會問:“你是哪個公司的?”當我告訴他后,他會說:“嘿,真奇怪,我能認出你公司的所有人。”“通常情況下顧問都差不多,但你們公司的顧問,總是以某種方式脫穎而出。我無法說清是什么原因,但就是能分辨出他來自你們公司。”所以,不論是從公司里的新人,還是公司外的人,我們都能看到公司的變化。很明顯,確實有什么東西不一樣了。
InfoQ:你能說說這家公司采用敏捷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亮點和不足?
Jan:剛開始時采取的行動,我們稱之為公司治理:所有團隊領導每個月聚一次,討論公司下個月準備做什么。它是一個跨職能的團隊。最開始我們討論公司的目標,我們是否實現了。然后我們仔細檢查每個團隊,討論他們對整個公司的貢獻如何。例如,我們曾有個情況,項目不足,但顧問太多。我記得招聘部門的人說:“很明顯,銷售部門正處于困難時期。我們這有4個人,我暫時能一個人處理。其他三人可以去支持銷售人員。”“我不會讓個人的目標定位于我的服務,但至少我們在公司層面會有更好的表現。”這就是他說的,沒有強推,也沒有經理這樣說。這是個明顯的信號,它在說:“好的,這就是合作的根本。”
InfoQ:他們的工作或多或少像一個多學科小組在處理問題?
Jan:是的,這只是一個公司內部事情如何發展的例子。但另一方面,因為我們屬于一個大的集團,它的母公司,非常不喜歡我們的工作方式。他們覺得缺少控制,只有結果。而那時,市場變得非常糟糕,所以母公司要求采取行動。
InfoQ:母公司要求這家公司重組嗎?
Jan:沒那么多重組。它是一個咨詢機構,所以我們不得不快速大量地裁員。但經理沒有這樣做,因此他被炒了魷魚。
InfoQ:這對公司和經理是一個意外嗎?
Jan:嗯,我們看到它的到來,因為壓力越來越大。我們知道靈活組織機構和敏捷的故事要結束了,我們又將回到命令-控制型管理方式。
接下來發生的是,公司里那些已經融入新文化的人都走了。對于公司來說,當你選擇了這條道理,卻又中途返回,這是真正的危險:那些融入新文化很深的人會離開。而這也正是這里發生的事情。
InfoQ:公司花了那么長時間建立起來的新文化,這么快就被打破?
Jan:毫無疑問。有人告訴我,文化變革是非常困難的,并且要花很長時間,而事實證明并非如此。兩個變化,一個是花費數年建立起新的文化,然后實際上只用了一天就又變回命令-控制型。我很困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到的是建立文化就是信任。如果想建立信任,你無法在幾天之內建立起來,它需要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而打破信任,卻非常容易,這就是在我們公司所發生的。要打破信任,只需要5分鐘。
InfoQ:你從這學到了建立和打破信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還學到了其他的東西嗎?
Jan:我還學到的是,不僅公司發生了變化,而且人也發生了變化。母公司能夠打破文化,但所有人在這期間都非常積極,我仍然認識他們,他們也仍然在融合工程方面與軟/人性方面。有些人開始學習心理學,有些人開始自己的事業。公司未變,但作為個體的人,他們在改變。
InfoQ:如果一家公司想改變他們的文化,你有什么建議嗎?
Jan: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對你來說哪種文化是有價值的。文化變革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道路,所以你一定要清楚你改變的理由是什么。另外,獲得專業的幫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如果沒有專業的變革代理人的幫助,我們是無法完成的。
InfoQ:我聽你說,一名專業的變革代理人為公司里的人提供支持,幫助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作為內部訓練和指導的過程。
Jan:的確如此。他做的是基礎支持。他從不協助做決定。他關心過程,如何去建立某種東西,如何去做決定。他從不介入公司的內部事務。這是我非常欣賞的。
原文轉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rise-and-fall-agile-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