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讓一家咨詢公司的經理決定徹底改變文化?在敏捷之旅布魯塞爾會議上,Jan de Baere解釋了原因,并說明這家公司是如何采用敏捷,他們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最后又為何突然終止。
InfoQ有多篇敏捷之旅的新聞和采訪。本文采訪了Jan,談及敏捷的變革方法、文化和信任,以及從一次敏捷旅程中學到的東西。
InfoQ:歡迎Jan de Baere,謝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
Jan:謝謝,這是我的榮幸。
InfoQ:在布魯塞爾敏捷之旅上,你談到一家敏捷公司的興起和衰落。你能介紹一下這家公司嗎?它從事什么類型的業務,公司有多大規模?
Jan:它是一家IT咨詢公司。在變革發生前,它有70名員工。他們提供咨詢服務,包括:項目管理、系統工程、軟件開發以及客戶側的IT配置等工作。
相關廠商內容
《小米運維自動化實踐之路》盡在QCon北京運維專題
《你應該更新的Java知識》——JavaOne Duke大獎得主鄭曄北京QCon分享話題確認
《持續交付在路上——互聯網百人研發團隊的華麗轉身》——騰訊外聘顧問喬梁QCon北京持續交付專題
2013~2014年度InfoQ讀者深度調查火熱進行中,完成調研可以查看最新的統計結果。結果分享到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
《京東大規模內存存儲平臺》 京東云首席架構師劉海鋒確認QCon北京分享
相關贊助商
QCon全球軟件開發大會(北京站)2014,4月25-27日,誠邀蒞臨。
InfoQ:正如你在演示稿中提到的,一切都從這家公司的經理決定改變文化開始。為什么這位經理要做這個決定?
Jan:嗯,事實上,對于他來說有三個不同的信號。第一個是公司2000年成立后,剛開始發展非???。經過幾年后,它的速度開始放緩,增長率在緩慢下降,而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第二個信號是一名外來的培訓師,負責為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做培訓。他拜訪了經理并對他說:“很抱歉,根據我培訓期間得到的信息,我覺得公司存在問題,很快就會遇到大的障礙,我們應該談談”。他注意到了公司里一些特別的事情,想提醒經理。但經理居然把他解雇了,因為他不喜歡聽到這類消息。
第三個,也許是最明顯的一個信號是,即將有社會選舉要舉行,這位經理認為在他的公司里不需要工會,因為沒人會有問題。但有人開始成立工會,而經理認為他們是為了錢。當你被選出來后,就不能解雇你。如果解雇你,你就能得到很多錢。經理開始組建自己的一隊人,并聲稱他們才真正代表了咨詢顧問。當選舉開始時,經理認為工會那些人一票都不會有,但是他顯然錯了,因為工會那些人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此時,他意識到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并不正確,所有他認為正確的事情并不一定真的正確。他下定決定,是時候改變了。
InfoQ:這三個信號讓他明白必須去改變?
Jan:是的,那一刻他不知道去哪里,他只知道自己有大麻煩。所以他給那位預言會有麻煩的培訓師打電話,當然他有些羞愧,畢竟是他解雇了這名培訓師。經理對他說:“我很抱歉辭退了你,是我錯了,你是正確的。能否請你回來說明一下,你說我的公司要撞墻是什么意思?”改變就是這樣開始的。
InfoQ:與這位培訓師談完后,他有哪些啟發?
Jan:這位培訓師說一切都與組織架構有關。他解釋道:你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剛開始只有5個人,發展非???,直到你的人數達到70人。你做事的方式是:你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根據明茨伯格的理論,這是一個簡單的組織架構。你試圖控制所有事情,因為你是大老板,所有人都聽你的,并且尊重你。所有人都對你惟命是從,沒人對你說不。當公司人少時,你這樣做沒有關系。一旦達到70人,組織類型就要改變。你有兩種選擇,一是保持增長,將組織結構化,增加流程、過程和KPI。如果走這條路,你會變成官僚:管理著公司,所有事情都有一套標準的流程和方法。這種管理方式被稱為命令-控制型。
這不是經理所喜歡的,所以他問是否有其他方法。培訓師說另一種選擇是面向項目的,將人放在中心位置。這樣一個公司是結果驅動的,所有都圍繞著彈性和附加價值。當然,這就是你所了解的敏捷:協作、以人為中心和結果驅動。其管理風格是支持和協作。這正是經理非常欣賞的,他說:“太好了,這就是我想要的公司類型,是我一直都想要的公司。只是,我不知道如何去創建這樣的公司。”這就是轉向敏捷的開始。當然,它并不叫敏捷,用明茨伯格的話說,它叫做靈活組織機構,但其內在的價值與敏捷相同。
InfoQ:我明白了。所以,基本上,他想從命令-控制型的公司,轉變成敏捷類型的公司。為什么是敏捷,他希望從敏捷得到什么?
Jan:每單銷售的處理、每個項目都是不同的,你需要靈活性。你需要附加價值,而不是標準化?;旧纤袃蓚€選項:標準化或者靈活性。他說“靈活性是我想要的”。同時,從個人層面,讓大家協同合作,工程師擁有軟技能,這是他想去做的,也是他想要實現的。只是他以前不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
InfoQ:我能想象,對這家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他們用什么方法完成敏捷轉型,以及他們為什么選擇這種方法?
Jan:采用的方法并不是有計劃的,而是一種緊急方法。沒有路線圖或者類似的東西。我們使用了四個基礎單元。
第一個是事件:大市政廳,大家聚在一起參加各種會議,會上宣布一些事情或者一起參加培訓。所有人都在一起,傳達信息給公司,讓公司里的人一起思考。通常是發生了重要事情,需要進行全局溝通時才會這么做。例如,第一個事件就是宣布靈活組織機構的開始。地點選擇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用了兩天時間。這樣人們才意識到,這種變革是認真的。
第二個是大量的培訓。培訓內部人(這是家咨詢公司,所以內部人是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和那些有興趣并能跟上培訓的顧問。培訓以明茨伯格的組織結構為例,讓人們知道他們將做什么。我們談了很多關于領導力和管理、提供反饋和接收反饋的態度、主動和被動、領導和領導的領導有什么區別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題。也包括動力、靈感,梅奧、赫茨伯格、沙因(譯注:三位管理大師)等話題。我們還進行了很多溝通交流的培訓,和關于創造力、繪畫方法如迪士尼、達芬奇、莫什等話題,以及如何將問題畫出來。
原文轉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rise-and-fall-agile-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