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低層的對象是否有高層特性基礎上的特殊性
2.2 對認定的組裝結構的測試從如下方面入手:
2.2.1 整體(對象)和部件(對象)的組裝關系是否符合現實的關系。
2.2.2 整體(對象)的部件(對象)是否在考慮的問題空間中有實際應用。
2.2.3 整體(對象)中是否遺漏了反映在問題空間中有用的部件(對象)。
2.2.4 部件(對象)是否能夠在問題空間中組裝新的有現實意義的整體(對象)。
3 對認定的主題的測試
主題是在對象和結構的基礎上更高一層的抽象,是為了提供OOA分析結果的可見性,如同文章對各部分內容的概要。對主題層的測試應該考慮以下方面:
3.1 貫徹George Miller 的"7+2"原則,如果主題個數超過7個,就要求對有較密切屬性和服務的主題進行歸并。
3.2 主題所反映的一組對象和結構是否具有相同和相近的屬性和服務。
3.3 認定的主題是否是對象和結構更高層的抽象,是否便于理解OOA結果的概貌(尤其是對非技術人員的OOA 結果讀者)。
3.4 主題間的消息聯系(抽象)是否代表了主題所反映的對象和結構之間的所有關聯。
4 對定義的屬性和實例關聯的測試
屬性是用來描述對象或結構所反映的實例的特性。而實例關聯是反映實例集合間的映射關系。對屬性和實例關聯的測試從如下方面考慮:
4.1 定義的屬性是否對相應的對象和分類結構的每個現實實例都適用。
4.2 定義的屬性在現實世界是否與這種實例關系密切。
4.3 定義的屬性在問題空間是否與這種實例關系密切。
4.4 定義的屬性是否能夠不依賴于其他屬性被獨立理解。
4.5 定義的屬性在分類結構中的位置是否恰當,低層對象的共有屬性是否在上層對象屬性體現。
4.6 在問題空間中每個對象的屬性是否定義完整。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