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
與開發過程相對應,作為軟件質量保證過程的全球性軟件測試過程,包含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測試技術和流程,可以分為功能/性能測試、國際化測試、本地化能力測試和本地化測試等階段。
功能/性能測試
功能/性能測試的對象是原始語言開發的軟件。測試的目的是保證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軟件設計說明書和用戶的使用需求。
功能/性能測試是全球化軟件測試的第一個測試過程,是進行其他測試的基礎。測試的依據是軟件設計說明書,測試的內容包含設計說明書中全部的軟件的功能特征和性能。
對于原始語言為英語的軟件功能/性能測試,從測試環境分析,應該選擇至少一種英文操作系統,進行特征功能測試,配置不同的硬件進行性能和兼容性測試。
由于大部分軟件的開發都是里程碑式的功能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功能/性能測試將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等過程。
另外,雖然離岸外包測試正成為軟件測試的新模式,但是軟件的功能/性能測試仍然采用開發現場測試的模式,以保持測試者與開發者的實時直接交流。
總之,功能/性能測試的重點是軟件的功能和性能,只有通過了該測試,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其他測試。
國際化測試
國際化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軟件的國際化支持能力,發現軟件的國際化的潛在問題,保證軟件在世界不同區域中都能正常運行。
國際化測試的測試環境,以Windows應用軟件為例,針對世界軟件市場的語言優先級,需要首先應用德語和日語的操作系統。這兩種語言代表最重要的區域市場,同時日語又作為東亞雙字節字符的典型語言?梢栽谟⑽Windows操作系統上安裝具體的語言支持文件進行區域設置。
將日語作為系統默認區域設置進行測試,可驗證 ANSI(非 Unicode)組件中的雙字節字符集 (DBCS) 處理。將德語作為系統默認區域設置進行測試,可確保需要進行文本轉換時能夠正確處理 ANSI 和 OEM 代碼頁。
國際化測試使用每種可能的國際輸入類型,針對任何區域性或區域設置檢查產品的功能是否正常,軟件國際化測試的重點在于執行國際字符串的輸入/輸出功能。
國際化測試數據必須包含東亞語言、德語、復雜腳本字符和英語(可選)的混合字符;其中復雜腳本字符指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泰語。
國際化測試中發現的比較嚴重的軟件錯誤包括軟件在不同的區域設置環境下的功能丟失或數據破壞。這些錯誤經常出現在字符編碼轉換和雙字節字符的輸入/輸出過程中。
本地化能力測試
本地化能力是指不需要重新設計或修改代碼,將程序的用戶界面翻譯成任何目標語言的能力。本地化能力高的軟件可以容易地實施本地化處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