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數據分析經驗
我以為福建移動BOSS系統做的一個小規模的性能測試為例,談談我在數據分析中的一些經驗。測試用例,模式如下圖。

一臺Linux模擬Browser(簡稱browser)向主機SUN發 HTTP請求,SUN上啟動Apache Web Server將請求交給FCGI程序。FCGI程序作為TE節點CC1(簡稱fcgi)的客戶進程發起TE事務,經GT1名字服務向CC2 (簡稱svr_cc)發送一個分支,CC2 上服務嵌套經GT1名字服務向ACCTFZ(在HP上,簡稱svr_ac)發送一個分支。
測試3種壓力情況,即10browser/10fcgi/5svr_cc服務進程/2svr_ac服務進程,20browser/20fcgi/10svr_cc服務進程/2svr_ac服務進程,30browser/20fcgi/10svr_cc服務進程/2svr_ac服務進程。
一.記錄數據。
各個部分的應用程序在程序中關鍵地方記錄時間,精確到微秒(毫秒也可以),并按一定格式寫入日志文件。這樣可以并計算相同應用相臨時間點之間的平均時間差(編程序分析日志文件或用excel導入)。有了時間差,才能分析出整個系統性能的瓶頸(處理慢的環節)。下面給出一個fcgi進程(也是TE客戶端進程)的日志文件片段。
[19:21:32.628.512] begin_tpbegin
[19:21:32.628.833] end_tpbegin
[19:21:32.628.944] begin_tpsetbranch
[19:21:32.629.053] end_tpsetbranch
[19:21:32.629.487] begin_tpcall
[19:21:37.102.996] end_tpcall
[19:21:37.103.806] begin_tpcommit
[19:21:37.432.253] end_tpcommit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