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試的目的:
1、 確保產品完成了它所承諾或公布的功能,并且所有用戶可以訪問到的功能都有明確的書面說明;一般測試只需要測試出產品的功能,并測試出是否與書面說明一致就可以的了。而漢化測試則必須先測試出原版中承諾的功能是否都具有,還要測試出漢化后的功能與原版是否相同,并找出原因。
2、 確保產品滿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軟件漢化后往往性能和效率都有一定距離,測試除了測試出原版和漢化版的性能和效率外,還要找出原因。
3、 確保產品是健壯的和適應用戶環境的。一般原版都是在非中文的環境下運行,漢化后在中文的環境下運行。漢化測試還需測試出在不同環境下不同版本的健壯性和適應性。
當然,軟件測試員的目標是一致的:盡可能早、盡可能多的找出軟件缺陷,并關閉軟件的缺陷。
二、測試的計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專業的測試必須以一個好的測試計劃作為基礎。一個測試計劃應包括:產品基本情況調研、測試需求說明、測試策略和記錄、測試資源配置、計劃表、問題跟蹤報告、測試計劃的評審、結果等等。其中,漢化測試的側重點與一般測試不同,則重于測試需求說明中的功能和整體測試、測試策略和記錄、問題追蹤報告等等。
測試的方法
軟件測試的方法和技術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從是否需要執行被測軟件的角度,可分為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從測試是否針對系統的內部結構和具體實現算法的角度來看,可分為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從軟件測試的組成的角度來看,可分為單元測試、綜合測試、確認測試、系統測試。
漢化測試一般包含有確認測試、單元測試、綜合測試、確認測試、系統測試等等。
一 、確認測試:
確認測試就是檢查軟件能否按合同要求進行工作,即是否滿足軟件需求說明書中的確認標準。
實現軟件確認要通過一系列墨盒測試,著重考慮軟件是否滿足合同規定的所有功能和性能,文檔資料是否完整、準確人機界面和其他方面(例如,可移植性、兼容性、錯誤恢復能力和可維護性等)是否令達到漢化前的要求。漢化測試一般用α測試,即是指軟件開發公司組織內部人員模擬各類用戶行對即將面市軟件產品(稱為α版本)進行測試,試圖發現錯誤并評估。
確認測試的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軟件漢化前的要求,可以進行漢化;另一種是軟件不滿足軟漢化前的要求,無法漢化,必須退回原版公司重新修改。確認測試是軟件漢化前的一項必須的工作。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