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互聯網公司中,項目經理總是由產品經理兼職,做完產品設計還要操心項目進度,不能更多的把時間投入到競品分析、用戶研究和下期迭代設計中。聽說很多公司都是把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分開的,是不是這樣各分其職,能讓產品經理更多的關注產品,同時更好地保證項目進度?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是不是要分開,這是@知乎 上發起的一個話題,下面我們來看看知乎網友的回答。
@周自強
開發產品本身就是一個項目。但大家似乎對項目本身的理解還不夠全面,一個項目,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有明確的質量監控和要求,有明確的投入和產出預算,這些是項目管理的核心。但也應該是產品經理的責任——如果產品經理不考慮時間,怎么能夠按時上線產品?如果他不關注質量,怎么能夠推出受用戶歡迎的產品?如果他不考慮投入產出比(這個恰恰是很多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最不以為然的——好東西要舍得投入),就有可能浪費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我認為,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開發中最重要的可能還不是用戶體驗,而是時間。這個時間不是簡單的定某年某月某日要上線一個指標,而是貫穿產品質量控制,有什么樣的效果和功能、體驗,以及如何推廣試用,這些工作中都有時間指針。太多人被apple現象(或者是暴雪的游戲)蠱惑,不完美的產品堅決不推,但你不知道apple在推出iphone以前,ipod大賣,在推ipod之前,還有imac再賣,就算在imac之前,還有麥金塔在賣,喬布斯有資本去計較每一個細節,咱有么?
還有質量,似乎時間越長,質量一定越好。我不否認因為趕工期,導致匆忙推出粗制濫造的產品的案例比比皆是。質量和時間有關,但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質量不好,我恰恰是認為時間控制不夠好。同樣一個月的開發時間,一個散漫的團隊會一路往前走,中間有什么好的想法都會加,不停改,最后發現時間來不及匆匆推出。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團隊,會設立里程碑,在每個里程碑上,產品的功能、體驗會做成什么樣都有明確的規定,這個階段就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中間有突入起來的想法,也會考慮反復評估投入時間去修改和最終產出是否成比例。
還有投入產出,一個不考慮投入產出的產品經理絕對不是合格的產品經理。
如果貴公司有一位特別在意用戶體驗,特別挑剔,想法很創新,但是對時間、質量、成本這些概念很模糊的人,建議不要請他做產品經理,可以給一個用戶體驗官的頭銜,就讓他出主意,挑毛病。
對于一些重要項目來說,有時候除了項目經理,還會設一個項目監理。監理的主要任務是分擔經理的部分具體工作,比如對進度的把控,對質量的監督等等,但是事務層面的,比如他會每周甚至每日統計進度,檢查質量并記錄,形成文字,做會議紀要并形成to do list,監督大家,基本上是一個監工的意思。但并不代表經理本人不需要關注事件,只不過從行政事務工作中脫身出來。
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也許有必要為產品經理設立一個監理。但監理的職責要提前說好。
@劉新征
一個產品經理不盯進度,就像一個母親剛出生把孩子扔給保姆,自己再不過問,去研究幼兒教育去了,過幾年回來,孩子早面目全非了。。。自己的產品,怎么可能項目經理會比你更操心?
@Roy Li
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在國內往往會被混淆,連老板也會分不清。
簡單來說項目經理是催人干活的, 產品經理是指導人干活的。
鑒于產品經理的職責大家很清楚了,現在主要談談PM。
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可以兼職項目經理,但是一旦成型后成熟后就不是很適合了, 因為項目經理需要專業的只是技能和豐富的經驗去向更高的管理層匯報進度,同時指導如何跟其他部門協調,如何和外界進行溝通。 這方面不協調好的話往往會對運營團隊或者測試團隊進行士氣上的打擊,也會讓外界對新產品產生質疑。
設想一下,如果status report做不好,管理層無法評估項目的完成度和各類預計數據,只能拍腦袋做決策,一旦耽誤了工期,其他團隊會嚴重受到影響。
此外不光是產品開發時候的PM, 在完成后運營階段因為有需求,產品需要不斷調整, 如果PM的工作不到位,就會發生問題。
另外PM往往會和測試方面打很多的交道,乃至自己參與測試。
所以優秀的PM不一定需要懂技術, 產品要懂但是不用精,達到一個半骨灰用戶的水平就好。 好的PM一般是組織能力自理能力非常強的女性,心細,容易觀察到細微的問題。
原文轉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94392/answer/1587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