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教程之Request對象的使用
發表于:2007-09-07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在下邊的例子中,我們需要制作一個HTML文檔Eng.htm和一個asp文檔Chinese.asp,HTML文檔中列出幾行英文,當用戶點擊某一行英文后,HTML文檔將向 服務器 索取Chinese.asp,Chinese.asp將運行服務器端腳本,并將此行英文的中文意思返回給客戶機的瀏覽器。 例4 一個簡
在下邊的例子中,我們需要制作一個HTML文檔Eng.htm和一個asp文檔Chinese.asp,HTML文檔中列出幾行英文,當用戶點擊某一行英文后,HTML文檔將向
服務器索取Chinese.asp,Chinese.asp將運行服務器端腳本,并將此行英文的中文意思返回給客戶機的瀏覽器。
例4 一個簡單的"英譯中"程序:Eng.htm和Chinese.asp
Eng.htm:
ASP示例4—Eng.htm
My name is am Jack.
I'm from America.
I love Chine.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
Chinese.asp:
ASP示例4—Chinese.asp
此句的中文是:
<%
if Request("answer")=1 then
Response.Write "我的名字是杰克。"
end if
if Request("answer")=2 then
Response.Write "我來自美國。"
end if
if Request("answer")=3 then
Response.Write "我愛中國。"
end if
%>
可以注意到,Eng.htm中的語句
My name is am Jack.
它是一個鏈接,但不是鏈上一個html文檔,而是一個asp文檔,在文件名后邊緊跟著一個"?"這表示其后是上傳的的參數,此例中只有一個上傳參數answer,它的參數值等于1,如果有兩個參數,則參數之間用"amp;"符號連結,例如:"Chinese.asp?answer=1amp;name=Jack"。點擊鏈接以后,剩下的工作就由服務器來做了,服務器運行Chinese.asp,在Chinese.asp中通過if語句判斷上傳的參數answer的值,再根據只來輸出翻譯過來的中文意思,而獲得上傳的參數值正是Request對象的工作,Request("answer")將獲得參數answer的值。接著,服務器再用Response對象的"Write函數"將中文意思傳送給客戶機的瀏覽器。
下邊我們再看一例,此例也用了一個html文檔Ques.htm和一個asp文檔Answer.asp,用戶在html文檔的兩個文本框中各輸入一個整數,然后按"提交"按鈕,服務器將計算兩個整數相加的結果,然后返回給客戶機的瀏覽器。此例與上例有所不同,讀者可以細心體會。
例5 計算兩個整數相加的和
Ques.htm:
ASP示例5—Ques.htm
Answer.asp:
ASP示例5—Answer.asp
<%
DIM n1,n2,sum
n1=Request("num1")
n1=CInt(n1)
n2=Request("num2")
n2=CInt(n2)
sum=CInt(n1+n2)
%>
<%=n1%>+<%=n2%>=<%=sum%>
此例中的Request對象索取的是文本框對象num1和num2("num1"和"num2"是文本框對象的名字,Request可以直接索取其值,而不需要在Answer.asp后面緊跟"?",并附帶參數名和參數值)。此外,還用了一個函數CInt(),因為我們要把兩個數相加,但是Ques.htm上傳的是文本,而不是整數,所以我們要事先把這些值用函數CInt()轉換成整數型的,然后再相加。
也許您已經注意到語句
"
|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