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以用來啟動無線網絡的基本支持,目前的無線網絡可以通過公眾頻率傳輸數據,如果你有此類設備就可以啟用,具體請參考AX25和HAM HOWTO 文檔。
LINUX KERNEL 配置編譯中文指南3
摘要
可以用來啟動無線網絡的基本支持,目前的無線網絡可以通過公眾頻率傳輸數據,如果你有此類設備就可以啟用,具體請參考AX25和HAM HOWTO 文檔。
(2002-09-02 12:36:02)
--------------------------------------------------------------------------------
By Wing, 出處:玉玉安
12. Amateur Radio support 業余無線廣播
可以用來啟動無線網絡的基本支持,目前的無線網絡可以通過公眾頻率傳輸數據,如果你有此類設備就可以啟用,具體請參考AX25和HAM HOWTO 文檔。
13. IrDA(infrared)support紅外支持
14. ISDN subsystem
如果使用ISDN上網,這個就必不可少了。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它的中文名稱是綜合數字服務網絡,是一個利用電話線,把聲音,影片信息以數字的方式傳送的數字網絡,它需要電話交換機設備有支持ISDN,這通常需要電信局來做安裝,對于在家工作的人來說,ISDN可能是最舒適最便宜的一種方式,因此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它。不過,除非是公司,不然一般人很少會使用到ISDN的,所以這部分的選項大都選N。如果您選擇Y,則下面會出現一些有關ISDN的問題。如果需要用到ISDN,可以去看看雜志的介紹。只要是有關網絡的雜志應該都會有介紹。還需要啟用Support synchronous PPP選項(參考PPP over ISDN)。
15. Old CD-ROM drivers(not SCSI、 IDE)非SCSI/IDE口的光驅
如用IDE的CD-ROM,不選。
以下是選擇非 IDE/ATAPI和 SCSI界面的光驅,這些光驅通常有自己專屬的接口卡也是比較舊型的光驅類型。如果有這些光驅,則這個選項要選y,否則選n。如果您選擇n,則會跳過以下光驅的選項。
Aztech/ orchid/okano/Wearnes/IXC/CyDROM CDROM support
Goldstar R420 CDROM support
Matsllshita/panasonic/Creative,longshine,TEAC CDRW Support
Mitsllmi(no XA/MUltisessIon) CDROM Support
Mitsumi(XA/Multisession) CDROM support
optics Storage DCLPHIN 8000AT CDROM support
Philips/LMS CM206 CDROM support
Sanyo CDR-h94A CDROM sunnort
Soft configurable CDROM interface card support
Sony CDU3lA CDROM sunnort
Sony CDU535 CDROM support
16. Character devices字符設備
所謂字符設備通常是指以字符為單位做處理的設備,例如終端機就是其中一項。原則上,我們對于這些選項的選擇也是以預設為主。這個內容又太多了,先使用缺省設置,需要的話自己就修改。把大類介紹一下吧:
#Virtual terminal ------ 選擇“y”,內核將支持虛擬終端。
#Support for console on virtual terminal------選擇“y”,內核可將一個虛擬終端用作系統控制臺。
#Standard/generic (dumb) serial support-------選擇“y”,內核將支持串行口。標準序列接口的選定。如果您是用serial的鼠標(大部分的人都是用這個),或是MODEM的話,則這一項一定要選。大部分的人這一項都選y。
#Support for console on serial port------選擇“y”,內核可將一個串行口用作系統控制臺。
##I2C support------I2C是Philips極力推動的微控制應用中使用的低速串行總線協議。如果你要選擇下面的Video For Linux,該項必選。
#Mice鼠標?,F在可以支持總線、串口、PS/2、C&T 82C710 mouse port、PC110 digitizer pad------根據需要選擇。非串行的鼠標,支持象PS/2??匆豢茨闶髽说逆I。許多雙鍵鼠標是PS/2,即使它們的連接看起來象串行的.。
#PS/2 mouse (aka "auxiliary device") support ------- 如果用戶使用的是PS/2鼠標,則該選項應該選擇“y”。
#Joysticks------手柄。即使在Linux下把手柄驅動起來意義也不是太大,游戲太少了。
#Watchdog Cards:雖然稱為Cards,這個可以用純軟件來實現,當然也有硬件的。如果你把這個選中,那么就會在你的/dev下創建一個名為watchdog的文件,它可以記錄你的系統的運行情況,一直到系統重新啟動的1分鐘左右。有了這個文件,你就可以恢復系統到重啟前的狀態了。
#Video For Linux------支持有關的音頻/視頻卡。
##Ftape, the floppy tape device driver---
#Digiboard PC/Xx Support------這是一張叫 Digiboard PC/XX卡的 driver,這種卡上面有很多個 serial port的插槽(一般來說只有兩個),可以用來連接很多個MODEM,在民間的BBS站很常用到,如果您有這樣的東西,您必須選這項為y。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讀Documentation/digiboard.txt的內容。
#Cyclades async mux support------同上,這也是一種能接很多個serial port插槽的卡的驅動程序。
#Stallion multlport serial support------同上,這也是其中一種卡。
#SDL RISCom/8 card support------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支持muti-serial卡的driver。
#Parallel printer support------有打印機的或是使用到并行接口的人這一項一定要選。除非是用serial的打印機。還有如果您有使用PLIP,那么這項也請選上。
#Mouse support------大部分的人這一項并不用選y。因為大部分的人是用serial的鼠標,除非有些人是用一種附有接口卡的鼠標,這時這個選項才要選上,如果您選y,則底下會列出您的BUS鼠標所用的接口卡。
#support for user misc device modules------除非您有所謂的觸摸式顯示器或是光筆等東西,否則這一項選n。
#QIC-02 tape support------非 SCSI界面的磁帶機,除非您有,否則選 n。
#Ftape(QIC-80/Travan)support------如果有磁帶機,而這個磁帶機是接在軟盤控制卡上,這個選項才要選y。
#Watchdog Timer support------一般人不需要這個選項,如果您選上這個選項,則您要用mknod在/dev下建一個watchdog的文件。請看Documentation/watchlog.txt的解釋。
#Enhanced Real Time Clock Support------關于系統上Clock的東西,您必須自己用mknod在/dev/下建立一個文件叫rtc。如此一來,在/proc/下將可以看到rtc的信息。有關于rtc的內容請看Documentation/rtc.txt。一般是選n。
17. USB supprot USB支持
很多USB設備,比如鼠標、調制解調器、打印機、掃描儀等,在Linux都可以得到支持,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18. File systems文件系統
Linux上有支持約二十幾種的文件系統,有支持某個文件系統的意思是,可以存取某個文件系統的數據或是做拷貝動作。在這些文件系統中,通常的選擇方法是按照原來預設的方式,不過,在其中,EXT2FS那個選項無論如何一定要選,因為那是Linux系統所使用的文件系統。其他的則依需求做選擇。
通常是ext2而讓其余的使用模塊。
#Kernel automounter support------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automounter的支持,使系統在啟動時自動 mount遠程文件系統。
#Standard( minix )------新的套件不再建立 minix 文件系統,而且很多人不使用它,但是把它配置在核心里仍然是個好主意。某些″rescue-disk ″ 程序會用到它,而且仍然有許多磁片可能用 minix 文件系統,因為 minix 文件系統對于處理磁片方面是最好的。當初Linus是因為對Minix這個小型的操作系統有很深的經驗,所以才寫出Linux這個操作系統。Minix文件系統通常用在磁盤上,有時會用到它。
#Extended fs ------ 這是擴充文件系統的第一版,現在已經不再使用。
#Second extented fs------這是現在新發行的套件所廣泛采用的文件系統,你可能會有其中一種。這個是linux文件系統,請務必選y,如果問我說選n會有什么后果,我也不知道。除非您能把 Linux裝在 DOS的目錄下。
#xiafs filesystem-----這個文件系統曾經一度很普遍,但是在寫這份文件時,我已經不知道有任何人在使用它了。
#DOS FAT fs ------DOS FAT文件格式的支持,可以支持FAT16、FAT32。這個選項是DOS的文件系統,如果您沒有選y,則下面的MSDOS,VFAT,umsdos將不會出現。
#msdos------DOS文件系統的格式。如果你想要在 linux 下使用你硬盤中的 MS-DOS 分割區,或是想將用 MS-DOS 格式化的磁盤掛進來的話,回答y 。
#VFAT(Windows95) fs ------windows95所支持的文件系統,是我們常說的vfat文件系統,如果您的系統中裝有windows95,那么選擇這個文件系統將對以讓您看到windows95的長文件名。
#umsdos: UNIX like fs on top of std MSDOS FAT fs ------ 如果把Linux裝進DOS的一個目錄下那么您則要選擇這一項。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如此一來,就不能看到長文件名了。而且效率上,井不是很好。
#ums-dos------相當 slick 的文件系統,它能使 MS-DOS 文件系統擁有更多的特性,像是長檔名等等。這對那些不使用 MS-DOS 的人(像我)并不是很有用。
#/proc------這是最 slick 的文件系統之一。它不是你硬盤分割區里的任何東西,不占用硬盤的空間,而是核心與程序之間的文件系統介面,它表示的只是內存里頭的狀況和各個程序執行的情形,它也記錄了您硬件上配備。。許多程序工具(像″ps ″)都會用到它。如果已經將它安裝好了,有空不妨試試看″cat /proc/meminfo ″或者是″ cat /proc/devices ″。有些 shells ,像是 rc ,會用 proc/self/fd(在其它系統上為 /dev/fd )來處理輸出入。幾乎可以確定你在這里得要回答y ,有許多重要的 Linux 標準工具是靠它來運作的,否則有些指令會出問題。
#Root file system on NFS------一般不選,除非您的電腦上沒有硬盤,希望通過網絡由別人的硬盤開機過Linux如此一來才有需要選這項。同時對方也要執行rarp的服務。
#System V and Coherent------這是為 System V 以及 Coherent 的分割區而設的。如果希望支持System V或Xenix的相關UNIX系統的FS并讀取它們的數據,那么才有必要選這個,否則一般來說這個選項是選n的。
#Quota support ------Quota可以限制每個用戶可以使用的硬盤空間的上限,在多用戶共同使用一臺主機的情況中十分有效。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光盤使用的就是ISO 9660的文件格式。
#Mandatory lock support------有些很特殊的database應用軟件會用到它,一般人這個選項是選n。而且,如果選y的話,必須有最新版的NFS軟件,最新版的samba軟件等。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ntfs是NT使用的文件格式。
#UFS filesystem support-----這是BSD,SunoS,FreeBSD,NetBSD或Nextstep所使用的文件系統。如果您在電腦上有這些操作系統的話,那么可以選這一項。否則一般人都選n。
##Network File Systems------網絡文件系統
# NFS------如果你在網絡環境下而且想要分享檔案,回答 y 。如果希望掛上別的電腦的文件系統,那么這個選項一定要選進去。它可以讓您利用網絡把別人的硬盤當成自己的來使用(把它變成一個目錄)。對于一般人來說,這個選項是選y。
#SMB filesystem support------這個文件系統讓您可以掛上windows95或windowsNT的文件系統,也就是您也可以抓到在windows下,網上鄰居上的電腦。
#SMB long filename support------支持windows95的長文件名。
#NCP filesystem support------NCP是一種網絡的通訊協議,用在跑IPX協議上,它可以利用IPX協議讓兩臺電腦之間的文件共享,并做溝通。如果您想掛上有關Novell的Netware文件系統,那么這個選項就選上去吧。
##Partition Types-----分區類型,該選項支持一些不太常用的分區類型,用戶如果需要,在相應的選項上選擇“y”即可。
##Native Language Support------本地語言支持
附:不知道需要那些文件系統怎末辦?
鍵入″ mount ″它看起來會像這樣:
sunlyy% mount
/dev/hda1 on / type ext2 (defaults)
/dev/hda3 on /usr type ext2 (defaults)
none on /proc type proc (defaults)
/dev/fd0 on /mnt type msdos (defaults)
仔細看看每一行;在” type ”后面的那個字就是文件系統的格式。在這個例子中,我的 / 和 /usr 分割區是 second extended 格式,我使用 /proc ,而且掛有一張以msdos (bleah) 為文件系統格式的磁片。如果你有使用 /proc ,可以試試″cat /proc/filesystems ″。它會給你一份目前使用的核心所支援的文件系統列表。
19. Console drivers 控制臺驅動
#VGA text console ------ 選擇“y”,用戶就可以在標準的VGA顯示方式下使用Linux了。一般使用VGA text console就可以了,標準的80*25的文本控制臺。
#Video mode selection support
20. Sound sound聲卡驅動
如果你能在列表中找到聲卡驅動那自然最好,否則就試試OSS了。閱讀幫助文件從列表中小心的選取。確信為你聲卡真確的選擇了I/O和IRQ。聲卡的MPU I/O是0選項。一般是330,如果不對不必擔心。模塊的好處就是在核心編譯以后你還能重新編譯、安裝模塊并掛上核心。
如果有聲卡,請去了解一下聲卡的 IRQ和 DMA等信息,并了解是屬于哪一種的?,F在大部分的人使用的都是Sound Blaster或是它的相容卡。有關這類的信息請看各個聲卡的說明書。當選Y時,出現下面的畫面。就依您的聲卡來做選擇吧!
Pro Audio Spectrum 16 support
Sound Blaster(SB,SBPro,SB16,clone) support
Generic OPL2/0P13 FM synthesizer support
Gravis Ultrasound support
MPU-401 support(NOT for SB16)
6850 CART Midi support
PSS(ECho-AD12111)support(NOT for SB16)
16 bit samplins option of GUS(N0T_GUS_MAX)
GUS MAX support
Microsoft Sound System support
EnsolliQ Soundscape support
MediaTrix AudioTrix Pro support
Support forMAD16 and/or Mozart based cards
Support for Crystal CS4232 based(PnP) cards
Support for Turtle Bench Wave Front (Maul,Tropez)synthesizers
#/dev/dsp and/dev/audio support------ 這個選項通常是必要的。因此大部分的人選y,如果沒有這選項,則很多的游戲將沒有聲音效果。
#MIDI interface support------支持MIDI界面。
#FM synthesizer(YM3812/0PL-3) support
#I/O base for SB Check from manual of the card------聲卡的I/O地址。括號是常用的選項。
#Sound Blaster IRQ Check from manual of the card-----聲卡的IRQ,通常是1或5。
#Sound Blaster DMA 0,1 for 3-----聲卡的DMA,通常是1。
#Sound Blaster 16 bit DMA 5, 6 or 7(usel for 8 bitcards)(SB.DMA2)-----5
#MPU401 I/0 base of SB16, Jazz16 and ES1688 Check from manual of the card------0
#SB MPU401 IRQ(Jazzl6, SM Wave and ES1688) Usel with SB16------1
#Audio DMA buffer size 4096,16384,32768 or 65536------65536
##Additional low level drivers------如有其他種類的聲卡,則這項要選上去,以下會列出其他的聲卡供選擇。
21. Kernel hacking安全模式
通俗的說,這是windows安全模式,找不到明確解釋,就引用這個說法。>這是從 Linus 的 README 里摘錄的:
″kernel hacking ″配置的細節通常會產生一個更大或是更慢的核心(或者是又大又慢),而且可能因為將一些常式配置成很活躍地去嘗試中斷一些不良的程序碼以便找出核心里的問題,而使得核心變得比較不穩定。所以要產生一個核心″產品 ″的話,你在這里應該回答n 。
配置了這個,即使在系統崩潰時,你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工作了。
如果對Linux核心很熟,想了解這個操作系統上的很深的信息,則這個選項才打開,將會在/proc下看到profile這個文件,記錄著相當多的信息。這些信息是供除錯用的,對一般人來說,這個選項是選n,以免造成系統不穩固,或是引起其他的問題。
總算配置完了,現在存盤退出,當然你也可以把現在的配置文件保存起來,這樣下次再配置的時候就省力氣了。存盤退出的文件是一個可以編輯的文本文件。你可以用你的文本編輯器如:Emacs,vi,CrispLite,joe,等等。配置文件在/usr/src/linux目錄名字是.config。前面的點使普通的.(ls)無法顯示,加上-a選項就能看見。編輯文件中在配置時遇到麻煩的數字。然后,make dep 把你的配置信息從.config傳送到特定的子目錄完成安裝。最后,make clean 準備最后的核心編譯。
第三節編譯內核
編譯有關的命令有如下幾個:
#make dep
#make clean
#make zImage
#make bzImage /make zdisk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depmod -a
第一個命令make dep實際上讀取配置過程生成的配置文件,來創建對應于配置的依賴關系樹,從而決定哪些需要編譯而那些不需要;
第二命令make clean完成刪除前面步驟留下的文件,以避免出現一些錯誤;
第三個命令make zImage和第四個命令make bzImage實現完全編譯內核,二者生成的內核都是使用gzip壓縮的,只要使用一個就夠了,它們的區別在于使用make bzImage可以生成小一點的內核,比如在編譯2.2.16版本的內核時如果使用make zImage命令,那么就會出現system too big的錯誤提示。建議使用make bzImage命令,壓縮的核心它將留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錄名為zImage。make zdisk寫zImage到軟盤在/dev/fd0(就是DOS中第一軟驅A:)。在開始之前你必須有張盤在軟驅中。你可以同樣用make zImage 然后把它拷貝到軟盤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zImage /dev/fd0 記住是高密度的,底密度的720k磁盤將不能啟動核心。 zdisk 對于測試新核心很方便;如果它完全不行,只要把磁盤拿掉再用舊的核心啟動即可。如果你意外地刪除了核心或是什么的,它也是個方便的啟動辦法。當你把一臺硬盤的內容傾倒到另外一臺去時,你也可以用它來安裝新的系統(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更多用途)(我不清楚,請指教)。所有近來的核心都是壓縮過的,所以有個 z 在名字前面。核心是壓縮過的,當它執行的時候會自動將自己解壓縮(一個節省磁盤空間的好方法)。
后面三個命令只有在你進行配置的過程中,在回答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時選了"Y"才是必要的,make modules和make modules_install分別生成相應的模塊和把模塊拷貝到需要的目錄中。
嚴格說來,第七個命令和編譯過程并沒有關系,它是生成模塊間的依賴關系,這樣你啟動新內核之后,使用modprobe命令加載模塊時就能正確地定位模塊.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