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遺留系統,選擇合適的測試策略,能讓自動化測試的投入在一定時期內看到效果,并且建立可持續進行的機制。同為自動化測試,每種測試在面對遺留系統時遇到的挑戰是不同的,起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背景
我目前所服務的企業大部分系統是遺留系統,其中多數處于相對需求平穩階段,即需求并不多,也沒有大需求。但這些系統牽制了和需求所需人力不成比例的大量人力,從系統本身的原因看,有這么幾點。
投入大量人力,產生的價值卻微乎其微。面對激烈的市場,同質化的競爭,成本和質量問題日益凸顯。而所謂遺留系統,即沒有自動化測試保護的系統??蛻艉芟Mㄟ^引入“自動化測試”來提升系統質量,最終幫助他們建立自動化測試機制。
過去幾個月里,我先后投入到幾個遺留系統的自動化測試提升工作中。這些工作都進展不錯,很多系統的核心模塊都有了自動化測試的覆蓋。另外,這次專門針對“遺留系統”所做的自動化測試工作,也帶給我一些新想法:自動化測試,很可能是我們撬動遺留系統的一個支點。
測試策略選擇
圖1是測試金字塔模型,從上至下分別是驗收測試、API測試、集成測試和單元測試。你可以有不一樣的分類,但從上至下,測試粒度越來越小,測試數量越來越多。一個具備完善自動化測試的系統,應該具備類似的測試分布。
圖1 測試金字塔模型
當我們面對的是遺留系統時,追求理想模型肯定是不現實的,那么應該選擇何種測試策略呢?
每 個遺留系統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可能選擇的策略也會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致的——所有的測試都不是沒有成本的,在人力并不寬裕的情況下,必須讓測試投入“值 回票價”。而且,必須讓測試投入到短期最有價值的地方,才能讓團隊盡快看到效果和建立信心。我們選擇的策略之一是:快速建立穩定性較高的功能測試防護墻, 以此保護系統的核心功能不被任意破壞。這里有兩個關鍵點。
這里的功能測試可以是驗收測試、API測試或集成測試,根據每個系統的情況選擇更好滿足上面兩個關鍵點的測試類型。
例如,我們曾面對一個Web系統,大部分頁面邏輯比較簡單,主要是呈現內容;前端通過REST接口跟業務后臺交互數據。剛開始我們選擇基于 WebDriver的驗收測試,但隨后即發現這類測試編寫成本較高,需要學員掌握較多技能,無法在短期內快速為整個系統建立一個防護墻;另一方面,它的穩 定性也較低,測試較易受到頁面布局的影響,維護成本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最后我們轉而選擇了基于REST接口的測試,因為它的建立成本更低,穩定性也更高 (REST接口變化較少),而且也可以覆蓋所有核心功能,相比而言,是個更好的選擇。
我們還選擇了另一個策略:針對熱點區域(包括需求熱點和缺陷熱點等)添加測試。選擇這些區域主要基于兩點理由。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30502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