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點(CheckPoint)定義:將特定屬性的當前數據與期望數據進行比較的檢查點,用于判定被測試程序的功能是否正確。
QTP內置檢查點實現原理:
– 錄制時根據用戶設置的檢測內容,記錄數據作為基線數據
– 回放時,QTP捕獲對象的運行時數據,與腳本中的基線數據進行比較
– 如果基線數據和運行時數據相同,結果為Passed,反之為Failed
檢查點類型:
1.標準檢查點(Standard Checkpoint)檢查對象的屬性,如可以檢查某個按鈕的是否被選??;
2. 文本檢查點(Text Checkpoint)檢查網頁或窗口中的文字內容是否正確;
3.文本區域檢查點(Text Area Checkpoint)檢查網頁或窗口中的文字是否在指定的區域顯示;
4.位圖檢查點(Bitmap Checkpoint)檢查位圖格式的網頁或應用程序區域;如。被測應用程序中有一個按鈕,顯示<查看文檔>其中<號碼>會被輸入到應用程序中其它位置窗體的四位數字代碼替換??梢詣摻ㄒ粋€文本區域檢查點,以確認在該按鈕上顯示與窗體中的號碼相同;
5.數據庫檢查點(Database Checkpoint)檢查由應用程序訪問的數據庫到內容;
6.可訪問性檢查點(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ibility Checkpoint)對網站區域屬性進行識別,以檢查是否符合可訪問性規則的要求;
7.XML檢查點(XML Checkpoint) 檢查xml文件數據內容;
以上除了數據庫檢查點其它幾種檢查點需在錄制情況下插入,也可在非錄制情況下通過Active Screen選擇相應對象進行檢查點插入。一般我們常用的就是標準檢查點,格式如:<要檢查的對象>.Check CheckPoint(” “)。
Checkpoint也可以利用DateTable對檢查點中的期望結果進行參數化,可以方便遍歷用例。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