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缺陷記錄是軟件測試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可用產出之一。因此,怎么填寫有效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一條好的缺陷記錄至少有以下3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2)加快缺陷修復的速度。
(3)增加測試的可信度。
缺陷記錄的最終目的是準確地傳達測試人員的思想或缺陷的真正所在。只要遵循本規范中的一些簡單原則,我們就可以輕松的填好每一條缺陷記錄,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適用范圍
3、填寫缺陷規范
3.1 缺陷概要規范
缺陷概要需以簡潔的語言表述準確的信息。那么能準確表達意義的縮略語在描述中則具有更高的優先級,一些關鍵詞如“程序崩潰”、“系統無反應”和“文字錯誤”等,在把缺陷概要作為檢索條件的時候,顯得非常必要。
3.2 缺陷描述規范
缺陷描述需要遵循以下7個要點:精練、正確、中立、準確、普遍性、可再現和有證據。
3.2.1 精練
缺陷記錄的描述需簡單明了。不加入與問題無關的敘述,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但同時,要涵蓋所有必要的信息。
3.2.2 正確
一定要清楚你所記錄的缺陷的確存在。在提交前,請先考慮如下5個問題:
(1)我對系統需求是否真正理解?
(2)是否安裝和系統相關的軟件?我的機器設置有沒有問題?
(3)是不是我手動設置的某個地方不合適(被測軟件本身的設置)?
(4)是不是我以前測試時遺留的錯誤數據導致的錯誤?
(5)會不會是網絡狀況變化引起的問題?或者其它外在環境因素(如防火墻)引起的錯誤?
以上這些都對測試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確認這些問題是否存在。
3.2.3 中立
客觀地描述每一個缺陷,不要帶任何情緒化的語言。在提交一個缺陷記錄前首先把它通讀一遍,確信你的描述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員。
3.2.4 準確
缺陷記錄需要準確的描述缺陷發生的位置,產生條件和結果。最好做到讓閱讀缺陷記錄者不需要親自上機操作就知道問題所在。
3.2.5 普遍性
記錄缺陷需要明確的描述出該問題在整個系統中普遍存在的地方。通常,當開發人員修改缺陷的時候,他可能只是修復了你提到的一些特定情況,他并不知道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尚需更大范圍的修復。
3.2.6 可再現
原則上所提交的缺陷都應該能夠重現。對很難重現的Bug,你應該記錄下什么情況下可以再現它,列出再現Bug的所有步驟,執行次序以及所需要的數據等。
如果你無法再現這個Bug,或者是你懷疑某些條件你還沒有想到,你應盡可能的把那些認為可能有用的信息描述清楚。
一個缺陷在你重現它以前,不要假設它是可以重現的,如果你確實無法重現它,在缺陷記錄中明確說明也是很重要的。
在考慮對缺陷的重現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3點:
(1)怎樣才能以最簡單的方式把缺陷重現。對于難重現的缺陷,這常常是個漫長而費時的過程。
(2)是否有外在的原因在測試中導致了該缺陷。例如是否和其它軟件相沖突的情況。
(3)如果在測試中要輸入很多值,盡量在大量的輸入中找出導致缺陷的那些特定值,并準確地寫出那些導致缺陷的輸入。
3.2.7 證據
對于一些數值型的、暫時不能重現的和難以描述的缺陷等,最好提供可以證明它存在的數據、圖片和文擋等證據。對記錄的缺陷,就應該確信這里的確存在缺陷并提供所有你能提供的證據,說服別人這里確實存在缺陷。這些證據可能來自于系統數據、現場截圖以及需求文擋等。當然這也有利于關閉缺陷和做回歸測試的時候重現該缺陷。
3.3 缺陷屬性規范
缺陷屬性需要根據不同的軟件項目定制不同的屬性值。
必須的屬性值有:DefectID、Subject、Status、Severity、AssignedTo、Summary、DetectedBy、DetectedonDate、DetectedinVersion和Detectedphase。
3.4 缺陷填寫建議
在填寫一條缺陷記錄的時候,提醒你參考以下2點建議: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20319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