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及Bug管理經驗談

發表于:2014-08-20來源:uml.org.cn作者:不詳點擊數: 標簽:Bug管理
本人從事軟件工作多年,對如何作測試、如何管理Bug上有一些體會和想法;正好看到網上關于這方面的討論較多,不妨簡單地寫出來。本文就測試工作的組織及工具的選用介紹一下主要的

  1、寫在前面的話

  本人從事軟件工作多年,對如何作測試、如何管理Bug上有一些體會和想法;正好看到網上關于這方面的討論較多,不妨簡單地寫出來。本文就測試工作的組織及工具的選用介紹一下主要的思路,供大家參考。

  2、如何作好軟件測試

  (1)清晰的質量概念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產品交到您手上,各方面質量標準您要心中有數。安裝卸裝、功能性能、用戶界面、出錯與恢復......等等,您可列出大綱式的CheckList,不一定很詳細但一定要全。

  不同的開發隊伍,規范化水平不同,他們不一定能提交完善的規格書、品質書,如果您自己也沒有這個概念,測試中就容易疏漏很多東西。比如,界面上的Button大小、用詞、字體、顏色等有規范嗎?頁面響應時間呢?總之,您要讓人家明白,您對這些方面是有要求的。

  (2)善作計劃

  按照CheckList,要測試的東西真的是很多,但人力、時間等資源是有限的,您需要考慮重要性、優先級等因素,作一個測試計劃。確定測試內容是重要的,確定哪些不測或暫緩測試、同樣也是重要的。針對需要測的內容,安排測試環境、人員、時間等,這些大的方面要與上司、相關人員討論清楚,獲得他們的支持。接下來再細化大的Check點,形成詳細的測試方案。

  (3)明確進入退出標準

  需要明確進行測試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測試環境、送測產品的媒介形式、文檔等。如果達不到基本要求可明確地提出來,暫時退出直到問題得到解決,否則很浪費大家時間的。如:環境不具備、根本就安裝不上、有大量嚴重錯誤等。

  (4)對測試人員的要求

  邏輯思維要強,說到底,測試就是一種邏輯覆蓋,要用盡量少的測試實例覆蓋盡量多的邏輯,這就是效率。細心很重要,在每一個測試點,您需要靜下來好好想想,還有哪些可能的情況?細心一定會給您帶來高產量的Bug的。

  (5)關于自動測試工具

  任何工具都是在人的安排下發揮作用,您自己如何測永遠是第一位的。一般說來,自動測試工具只能在壓力、容量等某些性能領域發揮作用,其他絕大部分需要的是勤奮和智慧。

  (6)不斷積累、持續改善

  您無論多么出色還是會漏掉Bug,您需要有一個方法能夠不斷地、持續地改善。分析總結原因、不斷完善測試計劃、測試方法等,并用文檔整理出來,您的基礎就會越墊越厚,工作越來越有效。

  (7)明確自己的責任

  作為測試人員,您的任務就是找出缺陷、及時清晰的匯報給相關人員,讓管理者清楚產品的質量狀況。有時,您測出的問題他們決定不改,或者您認為沒達到Release標準他們決定Release,這是可能的。影響一個決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經費、市場、策略、質量等,雖然測試通常是產品開發的最后一關,但我還沒有見過測試人員決定一切的。

  3、Bug管理的作用層次

  軟件開發的重點已經從技術轉到管理與質量控制上了,如何按時做出符合質量的產品是我們最大的挑戰,測試工作在開發過程中占據相當大的份額,Bug管理的作用可想而知。其作用基本上分以下幾個層次。

  (1)備忘與溝通

  備忘是一個Bug管理系統最樸素、最基本的作用,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道理就這么簡單。您什么時候測出了Bug、怎么測的、當時環境怎樣,開發人員解決了沒有、什么時候解決的、如何解決的,需要及時記錄下來;問題一多,您靠記憶是記不住的。沒有遺漏地記下所有問題點并確保適當地處理掉,是Bug管理的基本要求。

  Bug的產生、變更需及時通知相關人員,他們也應能隨時查詢不同狀況的Bug 數據,良好的溝通才能保證有效的協作。

  (2)監控

  作為項目管理者,您需要及時全面了解目前的項目狀況,有些Bug是影響全局的嚴重錯誤,需要立即做出處理、決策;有些Bug需要決定改還是不改,或是放入以后版本、分配給其他人等等。所以項目管理者應該能夠監控Bug狀況。

  (3)定量分析

  對Bug數據作定量的統計分析是更進一步的需求,如:bug數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從測試者、責任人、缺陷級別、缺陷原因等不同角度統計缺陷數量等等。

  (4)環境集成

  更高一級的需求是與需求、測試方案、SourceCode、自動測試工具等關聯起來。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902268.asp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