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機,Spoolers,network behavior
——計算機
——操作系統
——打印機驅動程序/設備
可以看到這個時候我們關注的是產品使用過程中不同的環境和依賴。
第五個就是Operation,也是產品的一個因素,對于這個Operations Coverage,我們到底是測試什么呢?我們到底要cover什么呢?我們要測試的就是這個產品怎么使用的?我們要cover的就是這個產品使用的步驟是否合理/正確。同樣以打印機產品為例,看看Operations Coverage到底要考慮什么:
——默認情況下使用
——真實環境下使用
——真實的場景下使用
——復雜的流程下使用
可以看到這個時候我們關注的是產品使用的場景(包括穩定性,可用性,安全性,可擴展性,性能,可安裝性,兼容性,可測性,維護性,本地性等)。
第六個就是Time,也是產品的一個因素,對于這個Time Coverage,我們到底是測試什么呢?我們到底要cover什么呢?我們要測試的就是這個產品在什么時間情況下會受影響?我們要cover的就是這個產品在不同的時間下會表現什么樣。同樣以打印機產品為例,看看Time Coverage到底要考慮什么:
——嘗試在不同的網絡或端口的速度使用
——一個文檔打印完,緊接著打印另一個文檔,或隔很長時間再打印
——嘗試與時間相關的限制,比如使用spooling, buffering, timeouts
——嘗試hourly,daily,月底,或年底打印報告
——嘗試從不同的2個工作站同時打印
可以看到這個時候我們關注的是產品使用的時候是否受時間影響。
最后說下,ET強調的是盡量的簡化寫文檔的時間,但我們還是需要一些文檔的支持的,以便管理層跟蹤和做出正確的決定。ET的文檔包括如下2大塊:
通用的文檔:Testing Heuristics;Risk Category
項目相關的文檔:Coverage Model;Risk Model;Test Strategy Reference;Schedule;Issues;Bugs;Status Dashboard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ET所做文檔確實不多,這就需要我們在ET過程中,準確實時的Taking Notes,主要包括這些:
Coverage (測試了哪些,覆蓋了哪些點)
Oracles (測試過程中,發現或依賴的oracle)
Procedures(只要關鍵的流程就可以)
Test Ideas(關鍵的測試思路以及check point)
Bugs/Risks (發現的問題以及風險)
Issues/Questions/Anomalies
后面談談ST和ET在發現bug方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差別,這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