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舟:提到介入階段,做了這么多項目我倒以為這不是該有很嚴格界定的,也確實真的很難界定,因為不論是需求,設計,永遠不變的是一切都在變,甚至上線應用之后,用戶認為不滿意,那也還得再變。
所以依據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寫出來的測試用例也很難一成不變。所以只要需求,設計都要變,測試就是有風險的。就算一切都是安裝需求和設計寫出來的,但那些不是用戶最終要求,最終就這樣白忙活了一場。
我以為測試不論什么時候介入,了解和理解用戶的最終需求是必須和萬無一失并適合中國國情的。
當然若是需求分析和設計能夠很好的了解和理解需求,那測試的工作到是可以減輕許多,并風險也會小很多。只要測試“實現的功能是否正確”就行了,而不必費心于“系統是否實現了正確的功能”的測試。
逐漸的行業背景知識竟也成了對測試人員的一種竟聘要求。
Leveret:To:周舟,"逐漸的行業背景知識竟也成了對測試人員的一種競聘要求。"這句話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到,不僅僅是測試知識,相關的行業背景知識也是很重要的,需求很難被固定,用例總是在改動,這都是很正常的。思考了很久,也真的很難總結出真正的一個介入的分水嶺。還是活學活用吧,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要脫離科學的軌跡。路漫漫其修遠兮,偶們將上下而求索。。。。。。。。。。。。。。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503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