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量化數據來激勵測試工程師?

發表于:2007-04-2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工程師測試何用激勵量化
由于 軟件測試 工作需要每個成員都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投入,我們就必須通過良好的管理方法和一系列激勵措施,使測試團隊保持高昂的士氣和高度的責任感。在我寫的《 軟件測試 方法和技術》第12章介紹了許多有效的方法,在這里主要想詳細討論具體的量

由于軟件測試工作需要每個成員都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投入,我們就必須通過良好的管理方法和一系列激勵措施,使測試團隊保持高昂的士氣和高度的責任感。在我寫的《軟件測試方法和技術》第12章介紹了許多有效的方法,在這里主要想詳細討論具體的量化方法。
 

從度量角度看,量化數據適合團隊績效的考核,而不宜用于個人績效的考核。但是,有時為了實行一些測試改進方法、實施某些有效的策略,需要設定游戲規則,通過這些規則進行獎勵,以促進新的方法、策略的改進。這種獎勵,看作是游戲(game)的、臨時的獎勵,而不是做年終的績效考核。

 

對于測試,最容易進行量化的有兩個數據:測試用例(test case)和所發現的缺陷(Bug)。test case的數量、覆蓋程度(功能覆蓋率、缺陷覆蓋率)等是比較容易量化的,而Bug的度量數據更多x些,如所發現的bug數量、描述不清楚的Bug數量、不是Bug的Bug數量、遺漏的Bug數量(被客戶發現——Remedy Tickets、或在下一個版本發現——Late Discovery Bug)等。對于Bug度量的數據,最重要的兩項是所發現的bug數量和遺漏的Bug數量,前者是測試效率和設計/代碼的 質量度量,后者是測試質量(也包括設計、代碼質量,我們堅信質量不是測出來的,而是構建出來的)的度量。遺漏的Bug數量對質量度量的更有效些,但是不能及時獲得,必須在產品發布之后才能獲得。所以,為了實現測試的效率,有時必須靠“所發現的bug數量”來度量。為了更客觀度量,考慮到bug的嚴重性、技術難度、產品類型、模塊穩定性等因素影響,不是用“所發現的bug數量”,而是用“所獲得的bug value (缺陷值)”來度量,公式被定義為:

 

Bug_value = (P0_Bug_Number × 1.6 + P1_Bug_Number× 1.4 + P2_Bug_Number× 0.7 + P3_Bug_Number×0.3)× Wd × Ws × Wt

 

其中:P0_Bug_Number:致命的(fatal)缺陷數量 

P1_Bug_Number:嚴重的(critical)缺陷數量

P2_Bug_Number:一般的(major/normal)缺陷數量

P3_Bug_Number:次要的(minor)缺陷數量

Wd: 技術難度系數,如Database, Enterprise Server, Java難度系數大,發現Bug不容易,Wd可以定在1.5 – 5.0

Ws: 穩定性系數,全新模塊,Bug比較多,發現缺陷比較容易;版本越高,越穩定。Ws可以定在0.5 – 1.0, 假如以version 10.0為1.0, Version 1.0 = 1/100, Version 2.0 = 4/10, Version 2.0 = 9/100, …, , Version 8.0 = 64/100, Version 8.0 = 81/100

Wt: 產品類型系數,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歷史數據來判斷。Wt也可以和Wd合并為一個系數。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