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環境是指為了完成軟件測試工作所必需的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設備、歷史數據的總稱。毫無疑問,穩定和可控的測試環境,可以使測試人員花費較少的時間就完成測試用例的執行,也無需為測試用例、測試過程的維護花費額外的時間,并且可以保證每一個被提交的缺陷都可以在任何時候被準確的重現。
簡單的說,經過良好規劃和管理的測試環境,可以盡可能的減少環境的變動對測試工作的不利影響,并可以對測試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產生積極的作用。
一、規劃測試環境——讓環境為你服務
對于“金山詞霸”這樣的軟件,大多數測試工作都可以在一臺單獨的電腦上完成,而對于一套電信系統,為了執行測試用例,你可能會需要搭建一個由多臺計算機以及其他網絡設備組成,采用集群和負載均衡技術,并且接駁到Internet的計算機網絡。
不同的行業應用,不同的質量目標,都可能會影響到測試環境的規劃。但從測試工作自身的要求來看,一條應當遵守的原則就是“盡可能的還原軟件在用戶那里最終實際運行的環境”——雖然在很多時候這是不現實的。^_^
通常來說,我們所需要搭建的環境,主要是用于被測應用的系統測試——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由開發人員在開發環境中進行,而驗收測試則在用戶的最終應用環境中進行,因此都可以暫不考慮。
為了確定測試環境的組成,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問題:
1. 所需要的計算機的數量,以及對每臺計算機的硬件配置要求,包括CPU的速度、內存和硬盤的容量、網卡所支持的速度、打印機的型號等;
2. 部署被測應用的服務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WEB服務器以及其他必需組件的名稱、版本,以及所要用到的相關補丁的版本;
3. 用來保存各種測試工作中生成的文檔和數據的服務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WEB服務器以及其他必需組件的名稱、版本,以及所要用到的相關補丁的版本;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