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團隊的業績考核方法
1、測試人員的價值怎么體現?發現的Bug數?Bug數怎么轉換成業績?
2、測試團隊如果要背負公司業績的話,怎么折算?不是說測試單個人員的考核,是整個測試團隊的價值
3、引申出來的問題是:要統計一些什么數據出來,表現測試團隊的價值
表面上來看,測試人員不直接創造價值,但是他們是軟件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乃至售后升級階段提供質量保證服務的人員?梢哉f,軟件測試人員承擔了質量檢查監督的職責,在產品價值中包含著測試人員創造的價值,試想,是一個質量高的產品其價值自然比質量低的價值高,其在市場中的競爭有優勢,售后支持工作量少,用戶投訴少,這些都可能蘊含測試人員帶來的價值。但是如何區分是測試團隊帶來的價值還是研發團隊等其他團隊帶來的價值呢,我想研發和測試本來就不應該分開來談到底誰的價值大誰的價值小,因為要衡量在研發過程中的產品缺陷到底影響有多大,不修復缺陷帶來的損失,誰都無法準確估計。如果要施行測試團隊單獨業績考慮,則可以通過不斷地獲取測試團隊的量化指標以及其他一些措施來達到目的。
測試部門要提現價值,我認為可以下面幾個方面去考慮:
1、研發團隊的反饋、銷售和售后支持人員的反饋。這些反饋很直接,能反映產品生產過程和銷售后,對產品質量方面使用上的直接感受。如果可能,獲取的反饋數據同歷史數據比較,包括銷售數據、客戶投訴數據、上線后維護階段的缺陷統計分析;
2、同類產品評測對比。同類產品評測中,產品在各個方面的得分,能提現測試部門的價值。
3、測試數據度量。要在測試過程中,注重測試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例如:產品版本缺陷發現率-每千行代碼發現缺陷的數量,缺陷修復率-缺陷修復和發現缺陷總數的比率,缺陷模塊分布—哪些模塊缺陷比較多,可分析原因。版本與版本之間的缺陷數量比較。缺陷修復周期—缺陷被提交到已修復狀態的時間。缺陷存活周期—缺陷從被提交到被關閉的時間。數據統計的越全面,越有利于度量。
4、測試結果的統計數據促進研發過程改進(是達到測試能力上的5級水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根據統計出來的數據,分析是哪些原因導致的缺陷,例如,研發人員能力水平、工作態度、研發流程、研發團隊之間的接口、產品設計、文檔描述等等,用缺陷產生的來源指導過程的改進。
另外,我發現,測試團隊往往都是在被動的工作,我想是否可以更主動的工作呢?可以根據公司具體情況考慮如何實施。把測試工作不僅僅是保證開發過程階段成果的質量,而是在質量保證過程中,采取更主動的工作方法。例如:測試團隊制訂頁面設計規范、熟悉業務,站在業務的角度上的提出基于業務的問題,甚至協助產品設計。
測試團隊要提現業績,我們知道產品研發有成本,有效益,那是否從銷售業績可以體現測試團隊的業績呢,顯然很難。我們不能天天對研發或老板喊著我們發現多少多少bug,老板可能也不關心這些,他關心的是產品賣出多少,贏利多少。發現缺陷多,對公司來說,也不是光彩事,也不能對外宣傳。
既然,我們很難說服老板,我們創造了多少價值,能否對老板說,我們測試團隊為公司減少了多少成本或可能損失呢?例如,產品投訴、一個投訴會消耗多少成本去修復,這個是否可以通過歷史統計來獲得呢?再有就目前產品發布后,出現的問題,是否由于測試資源不足導致的呢?結果研發又投入多少工作量去修補?
如果測試團隊做考核標準,則:
1、可以根據公司對研發部門的業績考核標準,來考慮測試部門的業務考核。
2、測試部門業績考核是否由研發部門、產品部門、銷售部門,售后部門綜合考慮。對研發保質報量的完成工作的貢獻值、對整個產品質量的提高貢獻,對銷售業績提高的貢獻值,對售后服務工作量、投訴減少的貢獻值。再把這些東西細化,形成業績考核體系,當然要根據公司是否施行這種體系來定。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