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計劃測試
1、明確壓力點,根據壓力點設計多少種場景組合
2、把文檔(包括多少種場景組合、場景與場景組合條件的對應表)寫好
3、如果監測UNIX機器,在被監測的機器需要安裝監測Unix的進程
4、讓開發人員幫助我們準備測試數據或他們寫相關的文檔我們來準備數據
5、讓開發人員做一個恢復數據的腳本,以便于我們每次測試的時候都能夠有一個相同的環境
6、針對每一個模塊包括四個子文件夾:如模塊A下包括“腳本”“場景”“結果”“圖表” 四個子文件夾,每個子文件夾儲存對應的文件,如下表所示
其中:結果名“1場景”是在場景中的“Results Setting”中設置的,具體的設置見“建立場景”部分,這里也可以有另外一種方法:在打開模板設置,如下:
選中“Automatically save the session as:”并且在“%ResultDir%”后面填寫你想保存的文件名,當你打開某個lrr文件時,系統自動在當前目錄中生成一個文件保存分析圖表,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生成測試腳本
1、 把登陸部分放到“vuser_init”部分,把需要測試的內容部分放到“Action”部分執行;但是如果是模擬多個用戶登陸系統,則要把登陸部分放到Action部分來實現
2、 錄制腳本后,想查詢某個函數的原型,按“F1”鍵
3、 確認腳本中哪些參數是需要進行參數化的(最好能可以和開發人員一起確認)
4、 在腳本參數化時把函數web_submit_data()中的ITEMDATA后面的數據參數化,因為這些數據是傳遞給服務器的,當然也可以把一個函數中的所有相同變量都替換掉
5、 腳本中無用的部分用“/*”“*/”“//”注釋掉,但最好不要刪除
6、 調試腳本遵循以下原則:
確認在VU里SUSI(單用戶單循環次數single user & single iteration)
確認在VU里SUMI(單用戶多循環次數single user & multi iteration)
確認在controller中MUSI(多用戶單循環次數multi user & single iteration)
確認在controller中MUMI(多用戶多循環次數 multi user & multi iteration)
7、 事務的名稱取的有意義便于事務之間的區分,把所有的事務名都記錄在一起,便于在測試結果概要中區分它們,這要寫成一個表:某次測試有哪些模塊,每個模塊中有哪些事務(見對應的“關系表”)
8、 在 “Parameter List”中可以選擇參數類型“Random Number”,使某一個參數取設定的范圍內的隨機值
第三步:建立場景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