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線城市建設提供產品的廠商,定位上的不同與各個公司的出身有關。參與無線城市建設的公司有兩類:一類是IT出身;另一類是傳統電信設備廠商。
“利益集團要考慮未來無線城市的發展戰略,調整他們自己的戰略來符合需要。這就是我的一個基本的看法!北本┼]電大學曾劍秋教授認為,“北電、摩托羅拉等目前做WiMAX、WiFi做得比較好,但是他們同樣可以做3G,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
截至目前,包括摩托羅拉和北電在內的眾多廠商已經開發出各種WiFi MESH產品并獲得大規模應用,非標準化的產品已經成為現實。WiFi MESH是在強烈的市場需求驅動下出現的,其發展過程與3G、WiMAX恰恰相反,是先有產品,后進行標準化。
目前,國內城市大規模組建無線網時,還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有的采用WiFi +Mesh,有的采用WiMAX+Mesh,有的采用WiMAX+WiFi。不同的無線運營商在技術參數、無數頻率及應用標準都有所不同,這有可能影響無線城市的更健康發展。此外,在很多事情還不明朗時,一些芯片制造商加速了整合多種技術的芯片開發,比如WLAN與藍牙的整合,甚至是WiMAX與WLAN、EDGE以及藍牙的整合。
據了解,目前能夠提供無線城市建設有關產品的廠商已經很多了,當時中電華通建設無線城市的招標中,就有十幾家來競標。
于松來表示:“我們來自電信設備商,比較擅長電信網絡建設和無線接入技術。如果讓我們做,就會把這個無線城市當做一張可運營的有質量保證的網絡來建設!
至于北電、摩托羅拉等傳統設備商,似乎更側重WiMAX技術,陳金橋表示:“他們比較注重也不奇怪。蜂窩寬帶這一塊的陣營實際上已經被諾基亞、愛立信等很牢固地占據了,而北電、摩托羅拉這樣稍微二流一點的或者原來是IT廠商的,就比較喜歡獲得新技術,以便進行交叉競爭。他們不愿意在同一個產品上競爭,干脆用替代產品或者替代技術來競爭。他們當然是最大獲益者,因為他們把主要精力就放在WiFi和WiMAX產品成套的供貨上!
中興、華為等國內電信設備制造商,正在從原來單純賣產品、賣設備向賣解決方案過渡,向產業鏈的下游前移。陳金橋認為:“類似中興這樣的公司,在無線城市的建設中進一步往前走,實際上是幫助地方政府把網絡初期的市場培育和用戶培育的工作做起來。而這對他未來取得持續的訂單是有好處的!
看來,本土企業的機會并沒有隨著無線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前推而減少。甚至,按照阿德利亞科技總裁吳方強調的“本地化”概念,“90%以上的無線城市均要求并選擇很強的本地化支持,如果服務商或者集成商不能提供,則免談;70%以上的無線城市不認同跨洋跨國的支持”。
許多技術都可以用來打造無線城市,問題的關鍵在于何種技術將更有效益。
WiFi:由于供應商的解決方案較多,優點是靈活,可以根據容量的增加隨時隨地增加熱點,但在許多場合無法保證QoS功能,只能作為純粹的接入手段,單獨組網時問題過多。
Mesh:Mesh是WiFi的演進版本,同屬WLAN(無線局域網)技術陣營。該技術演進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WiFi存在的問題,實現了路由和自組網功能,從而可將所有熱點組成網狀網,而不再僅僅是分離的接入點。一種趨勢就是利用Mesh+WiFi,將熱點擴展成大面積并且可以重疊覆蓋的熱區。
WiMAX:起先僅定位于高速無線接入,但隨著市場的競爭,迫使其演進到具有更好的漫游和移動功能。從技術上講,WiMAX具有高傳輸速率和覆蓋面積廣的先天優勢。然而,一項技術的成功與否還取決于標準之間的競爭和市場取舍等因素。2007年10月,WiMAX被批準為3G全球標準。WiMAX與3G中的CDMA2000和WCDMA頻率不一樣,對后者的沖擊就是市場層面的競爭。WiMAX使用頻率和我國提出的國際標準TD一樣,和TD之間不但會面臨市場層面的競爭,而且面臨頻率資源的競爭。
3G/LTE(3G的演進版):基于電信的架構使其具有最好的漫游和高度移動接入能力,在支持中低速的高速移動互聯方面有優勢,但對于解決高速業務提供的無線城市中,無法更好地兼顧傳統業務和新型業務的巨大差異性需求。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