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需求分析--結構化分析(SA)方法[3]

發表于:2009-08-10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軟件測試需求結構
軟件測試 需求分析 --結構化分析(SA)方法[3] 軟件測試需求管理 關鍵字:需求分析 結構化分析 如圖2.8 所示,如果系統規模較大,僅用一個DFD 圖難以描述,會使得系統變得復雜,且難以理解。為了降低系統的復雜性,采
軟件測試需求分析--結構化分析(SA)方法[3]   軟件測試需求管理

關鍵字:需求分析 結構化分析

  如圖2.8 所示,如果系統規模較大,僅用一個DFD 圖難以描述,會使得系統變得復雜,且難以理解。為了降低系統的復雜性,采取“逐層分解”的技術,畫分層的DFD 圖。

  畫分層DFD 圖的一般原則是:“先全局后局部,先整體后細節,先抽象后具體”。通常將這種分層的DFD 圖,分為頂層、中間層、底層。頂層圖說明了系統的邊界,即系統的輸入和輸出數據流,頂層圖只有一張。底層圖由一些不能再分解的加工組成,這些加工都已足夠簡單,稱為基本加工。在頂層和底層之間的是中間層。中間層的數據流圖描述了某個加工的分解,而它的組成部分又要進一步分解。 畫各層DFD 圖時,應“由外向內”。

  畫分層DFD 圖的具體步驟:

 ?、?先確定系統范圍,畫出頂層的DFD 圖。

 ?、?逐層分解頂層DFD 圖,獲得若干中間層DFD 圖。

 ?、?畫出底層的DFD 圖。

  

  在畫分層數據流圖時,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應該如何分解?不能夠一下子把一個加工分解成它所有的基本加工,一張圖中畫出過多的加工是使人難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每次只是將一個加工分解成兩個或三個加工,又可能需要分解過多的層次,也會影響系統的可理解性。

  一個加工每次分解成多少個子加工才合適呢?

  根據經驗“最多不要超過7 個”。統計結果證明,人們能有效地同時處理7 個或7 個以下的問題,但當問題多于7 個時,處理效果就會下降。當然也不能機械地應用,關鍵是要使數據流圖易于理解。

  同時還有幾條原則可供參考:

  分解應自然,概念上要合理、清晰。

  只要不影響數據流圖的“易理解性”,可以適當地多分解成幾部分,這樣分層圖的層數就可少些。

  一般來說,在上層可以分解得快些,而在中、下層則應分解得慢些,因為上層是一些綜合性的描述,“易理解性”相對地說不太重要。

  下節我們以一個實例來說明畫分層DFD 圖的方法。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