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評估范圍
在評估過程中,由參考模型范圍和組織范圍決定了評估的范圍。無論使用階段式表示法或者連續式表達法,在過程改進執行的早期,模型范圍都應該被確定并文檔化。評估小組領導有責任保證發起者能夠考慮到評估范圍中所涉及的過程域和采取的模型表示法。評估的輸出應該由他們根據實用價值來決定,在需求分析活動中制定,并且盡可能在那些可選擇的模型范圍內做出選擇。組織范圍定義了評估中調查的邊界,例如:對于每一個項目的實踐完成情況、為了完成組織級目標所做的實踐,可被選來作為組織代表和過程執行的背景。為此,本階段所必需的實踐是:
1.確定評估所使用的參考模型范圍和表示法,并將其文檔化;
2.確定評估期間調查的組織單位,并將其文檔化。
參考模型應包括過程域和相關的評估小組調查的最大能力等級或者成熟度等級(例如:評估范圍內的過程域的共性目標)。參考模型表示法的選取應該在確定評估目標時就討論過了,這是因為表示法的選取可能影響到評估目標的實現。
評估模型的范圍至少應該包括一個過程域。所有的共性目標和特定目標應包含確定的過程域能力等級或者成熟度等級;過程域內單個的目標不能被排斥在外。
通常來說,評估期間被調查的組織單位的確定應該滿足以下條件:至少有兩個被調查的過程是可以作為目標證據源,而且,要能獲得組織使用的生命周期的典型覆蓋。組織單位實例的選取可以通過調查表,或者通過和組織人員討論得出的概要信息來決定。對于組織級別的過程實現(例如:組織培訓),不要求多個實例。
評估中將調查的典型實例也會驅動提供目標證據信息源的參與者的選取。評估參與者(名字,角色)在初期所做的決定應該作為組織范圍確定的一個部分,和評估發起者或者高層管理者磋商。這在后面的詳細評估計劃中將得到進一步確定。
本階段的目標是確定特定的評估輸出。有些評估結果是必需的,而附加輸出是可以剪裁的。在確定評估輸出之前,應清楚地了解下面的問題的答案:
1.評估中將產生什么級別;
2.文檔化評估結果,是否要寫最終報告;
3.是否要產生和報告關于怎樣致力于特定發現的建議。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