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業務模塊組成圖
2.3 設計要求
A 總體設計要求:
系統在總體上應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擴展性強、維護方便等特點。
B 信息要求:
整個系統所涉及的各部分業務處理在實現信息集成的基礎上,能實現部分功能集成。同時加強信息的標準化工作,控制數據源頭是做好信息集成的關鍵。
C 性能要求:
數據處理效率高。
系統故障頻率低、維護容易。
企業內部管理使用C/S結構;
能提供多種數據輸出接口,方便用戶進行其它數據處理。
D 安全要求
網絡系統的安全控制。
操作系統的安全控制。
數據庫的安全控制。
應用軟件的角色定義、分配和控制。
系統維護人員的高素質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E 約束條件
組織和制度的保障。
員工素質。
系統培訓。
資金的投入及時、到位。
業務的規范、崗位職責的調整和人員的調整
三、需求分析
3.1總體業務處理流程
3.2 總體業務流程描述
1、 管理部根據公司經營規劃以及參考銷售計劃、月度生產情況、生產能力等因素編制月度生產規劃,經確定后交由計劃員執行處理。生產規劃由人工以文本方式提交。
2、 銷售部每月根據公司經營規劃編制月度銷售計劃。經確定后交由管理部計劃人員作為綜合部制定主生產計劃的主要依據。同時根據客戶需求及時生成銷售訂單經確定后交由管理部計劃員執行處理。
3、 管理部計劃員按月度生產規劃和銷售部提交的銷售計劃/客戶訂單作為主生產計劃的輸入,MPS計劃編制的計劃周期為1周(星期5),計劃跨度30天。然后根據編制完成后的MPS作為MRP分解計算的數據源頭,進行物料需求計劃的解算,同時根據能力負荷報告情況調整MPS,并最終得到各個層次物料的采購和制造計劃。分別提交給生產配套部采購人員和生產調度人員。
4、 在MRP系統運算處理前,技術質量部應在系統內提供相關產品結構信息(BOM)以及相關產品的工藝路線文件和工作中心文件信息,計劃員還應同時定義MPS 周期內的工作日歷信息、MRP計劃參數的設置等。
5、 生產配套部采購員按計劃員提供的采購計劃報告進行采購訂單的處理,同時下達給相關的供應商,供應商按照訂單要求將需要的物料和數量送交制造部中心庫房,同時通知采購員驗收送檢。技術質量部品管人員根據制造部采購員的送檢信息對來料進行檢驗,合格物料直接由庫房管理人員辦理入庫手續。否則由采購員直接通知供應商辦理退貨手續。
6、 庫房管理員根據來料入庫信息記錄打印入庫單(正式),同時返回一聯給采購員和財務人員,采購人員到期據此跟供應商對帳并同時通知供應商開具發票,連同訂單、入庫單到財務提交付款申請。往來帳由財務系統進行處理。
7、 生產配套部調度員除了接收到由計劃員提供的制造作業報告,同時還應接收由銷售部提供的客戶訂單信息,然后據此編制各個生產工序的生產作業排期,將制造作業任務和客戶訂單生產任務安排到相應的作業工段。調度員根據排期信息依次對各生產任務進行配料檢查,按時下達生產指令給相關作業工段,同時按生產指令生成相應的生產配料表,分別交由庫房和作業工段進行物料配套配送或領用。同時監控各個生產作業單元的生產進度情況。
8、 生產配套部作業工段按照生產指令進行生產加工,部件或產品完工后應由技術質量部品管人員進行檢驗,合格品由相關作業工段物料員填制入庫單或交接單經由相關品管人員簽字認可后交由制造部裝配庫房或成品庫房管理人員做系統的帳務處理。不合格品直接退回不合格品庫房。
9、 銷售部銷售人員根據客戶銷售訂單信息和客戶付款憑證生成發貨單,然后提交發貨單到財務審核,并由財務部人員開具銷售發票,銷售人員連同發貨單和銷售發票交由市場營銷部貨務或儲運人員進行處理。
10、貨務儲運人員根據發貨單和發票到成品庫房領用發貨物品出庫,成品庫房人員根據發貨單和發票信息發放物料。貨務儲運人員對領用的發貨物品進行包裝發運,同時根據發貨信息生成送貨通知單,發運前需經過技術質量部品管人員檢驗簽字認可。
11、財務部根據客戶付款憑證和銷售發票作財務的應收賬款和實收賬款處理。根據作業工段領用信息和
完工入庫信息進行生產成本的結轉處理。
3.3 詳細需求分析
3.3.1銷售子系統
1、業務流程分析:
銷售管理系統通過以訂單(合同)為核心來管理整個銷售業務,完成客戶檔案、報價、訂單、客戶定金、客戶信用檢查、提貨單及銷售提貨處理、發票處理、退貨等一系列銷售管理事務。銷售管理子系統作為企業運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與ERP的庫存、財務、生產、質檢等子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系,一起共同組成完整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