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任何企業的產品投資收益率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如果企業想把新產品開發的投資收益保持在B區域的話,必須經常不斷地進行市場調查,反饋顧客(用戶)的意見。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要使商店生意興隆,必須以顧客為出發點,傾聽顧客的意見?!睂τ谌魏纹髽I而言,D區域即高投入低收益的區域是誰都不愿進入的,但是調查顯示,為數眾多的企業在進行新產品開發時,往往回落入該區域。本文其后將論述企業開發新產品的投資之所以落到該區域,主要是營銷安排不當造成的。
3?模型分析
新產品從投資立項開始到純收益階段,要經歷相當的時間,該時間內,企業投入資金的商業機會成本也許很高。更主要的是收益的確切時間和過程難以完全控制。本文構建以下模型,旨在分析投資風險: R=IT(T)/(W)P(W)
其中:W———效益;P(W)———獲得收益的概率,I———投資,T(I)———投資占用時間。上述公式反映,IT(I)值越大,而WP(W)值越小則該產品風險越大。R越大,說明新產品風險越大,R越小,說明新產品風險越小。
總之,新產品開發的風險在于開發過程的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投資收益期限不容易確定,一是新產品為市場所接納的前景不明確。對于此兩方面的問題,有效的市場行銷管理過程可以大大降低投資風險。一是在立項之前的準確的營銷調研(Marketing Research),一是營銷管理參與項目運作過程,發揮商業運作技術,使新產品盡快在市場上變現。
二、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率
新產品從創意開始到成品投放市場取得既定方針的目標收益,要經歷構思產生、構思篩選、概念的形成和測試、營銷策略的制定、商業分析、產品研制、市場試銷和正式上市8個階段。
在這8個階段中,只要在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問題,整個新產品開發工作就可能陷于停頓。經營意義上新產品開發的失敗指成本無法回收和既定目標未實現。在商業實踐中,市場狀況發生的變化,有許多是無法預測的。這加大了新產品開發失敗的可能性。
有若干資料顯示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率是很高的。
1?美國全國工業會議在1983年發表的一份資料中認為,大約有30%的產品在投放市場后未取得成功。
2?新產品開發的著名研究者Buzzell和Nourse發表的《食品工業產品革新》論文中認為,至少有22%的新食品在試銷階段就被認為不合宜并停止開發,在投入市場的新產品中又有17%被迅速撤除。
3?美國學者Lazo對整個工業品市場營銷新產品開發失敗率進行分析,認為工業品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率高達80%—90%。
4?M. Crawford(1979)的統計資料概括了不少學者的研究成果。
從以上可見,工業品開發大約25%不成功,而消費品則在30%—40%之間。
5?世界廣告第四位的國際廣告公司的Mathy Enck根據他對西方各主要市場過去30年中各類產品的開發和投放的調查資料,認為大約25個新產品設想中,只有一個會進入市場,其他24個都在開發過程中被迫放棄了。而且投放市場后,經營狀況不佳的占很高比例。他還發現,盡管當前世界技術進步很大,企業的營銷技術普遍提高,但是,新產品失敗率同牪牭年前相比幾乎是一樣的。
6 Kotler狉教授在《Marketing Management》中,提供的一項資料認為,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率情況分別為:消費品40%,工業品20%,服務業18%(包括金融產品創新)。
三、新產品開發失敗的營銷原因
盡管上面資料的統計口徑可能不一,并且立足說明的開發過程可能也不一樣,但是,從資料顯示的平均狀況來看,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率之高不可否認。
導致新產品開發失敗的原因很多,歸結起來主要有兩類,一是技術原因,即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試制產品的功能和技術要求難以達到市場要求的程度;一是新產品開發過程的營銷管理失敗。本文專門研究營銷方面因素。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