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用例表達
發表于:2008-04-11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關鍵字:需求 用例 表達 需求需要表達出來(將需求文檔化),其表達方式有多種多樣。近年來,使用“用例”來表達已逐步成為主流,特例是“用例”的圖形符號是UML的基本符號之一,納入了 面向對象 的分析與設計的標準化體系中。 用例(usecase)有如下特點: 用
關鍵字:需求 用例 表達
需求需要表達出來(將需求文檔化),其表達方式有多種多樣。近年來,使用“用例”來表達已逐步成為主流,特例是“用例”的圖形符號是UML的基本符號之一,納入了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的標準化體系中。
用例(use case)有如下特點:
用例是需求
開發的結果,它的表述形式使它在這些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a、涉眾交流的工具;b 、開發與
測試的依據;c、具有重用性(作為今后類似需求的參照和重用)。
用例是對一組動作序列(其中包括它的變體)的描述,系統執行該動作序列來為參與者產生一個可觀察的結果值。這個動作序列就是業務工作流程,項目的涉眾都能理解,基于它所進行的討論,能較好地完善這個序列。
用例是對用戶目標或用戶需要執行的業務工作的一般性描述;是一組相關的使用場景。描述了系統與外部角色之間交互。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則是某個用例的一條特定路徑。是用例的特定的實例。通過用例描述,能將業務的交互過程用類似于流程的方式文檔化。閱讀用例能了解交互流程。
用例特別適用于描述用戶的功能性需求,它描述的是一個系統做什么(what),而不是說明怎么做(how)。用例不關心系統設計,編寫用例的最昂貴的錯誤包括太多細節和用戶界面說明,使得用例變長,難以閱讀。
用例特別適用于增量開發,一方面通過優先級指導增量開發,另一方面用例開發的本身也是強調采用迭代的、寬度優先的方法進行開發,即先辨認出盡可能多的用例(寬度),再細化用例中的描述,再回過頭來看還有哪些用例(下一次迭代)。
在UML的圖形中,用例一般用一個橢圓(其中寫上用例名)來代表,而具體的用例描述在UML中未作強制性規定,即可以用你所習慣的方式來描述,例如:我結合自己的經驗設計了如下表格方式來描述用例。在【 】中的文字是說明性的。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