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生命周期中的文檔管理[2] 軟件項目管理
關鍵字:軟件項目 文檔管理 2
4.文檔常見問題
(1)文檔編寫不夠規范。主要表現在軟件項目實施過程中,沒有對每一個階段的文檔進行整理,分層次管理,各類文檔資料缺少一個可以參照的樣本,更多的是在以前他人寫好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修改一下就算完成任務。
(2)文檔內容描寫不夠完善。在編寫各種文檔過程中,雖然大家都按事先規定的模式進行了編寫,但編寫的內容經常不夠完善,夾雜著一些舊的東西沒有及時更新。特別是一些參數表、用戶手冊等一些由數據中心、分行使用的文檔,由于一時的疏漏,造成軟件項目投產失敗、投產后造成系統宕機、出現賬務差錯、客戶按照你的操作說明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等現象的發生。
(3)對文檔評審不夠,使用效果不理想。按照軟件工程的要求,在軟件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從設計到投產,要編寫一系列的文檔,編寫這些文檔是必須的,但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軟件開發企業,某職能部門負責人員自行制定了文檔模板后,就通知各部門進行使用,結果大家反映效果不好,分析原因是沒有在編寫時很好地依據企業自身的現狀,從實際出發征求大家的意見,對投入使用的文檔沒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審。
(4)重視文檔的形式,實用性不強。在實際的軟件開發過程中,要求編制的文檔非常多,但編制人員沒有時間去關心它們的用途,也不知道哪些部門使用,更多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以免影響考核成績,這樣一來一些不實用的、重復的文檔編制工作,占用了開發人員有效的設計開發時間,影響了項目的整體進度。因此,軟件文檔的制定要實用,減少繁文縟節的文字工作。
(5)文檔沒有統一入庫管理。隨著系統的不斷優化、升級,新需求的不斷產生,各種文檔越來越多,沒有建立一個文檔資料信息庫,統一存放軟件項目不同時期的各種文檔,零散存在的文檔,造成查詢、統計一個軟件項目完整的文檔信息時非常困難。
(6)對文檔的編制重視不夠。大家常常把文檔作為軟件產品的附件,對待文檔資料沒有像對待程序代碼一樣關注和投入,文檔中普遍存在錯別字、語句涵義表達不清楚,口語化濃厚,引用的圖表不夠準確,主題表達不夠清晰等現象。
(7)對文檔的測試不足。通常測試主要是針對軟件項目功能的測試,對該軟件項目的文檔測試則很少進行。通常用戶把文檔當成了軟件產品的一部分,在軟件產品安裝使用過程中,不正確的提示信息把客戶引入歧途,不但得不到預期的結果,還會產生錯誤,給用戶帶來麻煩。
5.文檔編制要求
(1)標準化:從需求分析開始到投產應用所有涉及的每一種文檔,都要給出一個可以執行的模板,所有完成的文檔從里到外都要非常工整,具有專業水準,符合ISO9000及CMM質量標準要求。
(2)易用性:編制的各種軟件文檔,要便于不同的崗位人員進行閱讀、理解、學習和使用。
(3)簡潔性:要求軟件項目中需要編寫的文檔內容突出主題,只反映要描述的問題,不包含其他不必要的東西,語言表達簡明扼要,一清二楚,如有可能,可以配以適當的圖表,以增強其清晰性。
(4)針對性:文檔要按不同的類型、面對不同的對象,實行差異化編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編寫,也就是說文檔編寫目的要明確,因需而變。例如管理文檔主要面向管理人員,用戶文檔主要面向用戶,這兩類文檔不應像開發文檔(面向開發人員)那樣過多使用軟件的專用術語。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