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質量管理
(7)團隊精神
印度公司都比較強調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應該說,其流程本質上就要求員工之間的互相協調和理解。相對而言,印度員工的合作精神和協調精神都比我國員工要好得多。
(8)培訓
印度公司都比較強調培訓,一般有專門的培訓部門進行協調。在新員工進入公司后都會有公司流程和其他一些公司普遍章程的培訓,以保證員工對流程的理解和執行。對于具體項目,項目經理在制定項目計劃時就會在項目計劃中提出所有的培訓需求,包括技術上的培訓和其他所需的培訓。
(9)配置管理
在項目正式開展前,項目經理就要制定配置管理計劃,并且指定配置管理員建立起配置管理庫,按配置流程嚴格進行配置管理。在配置流程中也詳細提供了對更改的控制,沒有經過批準的更改請求是絕對不能進行的。
(10)記錄
記錄及時、充分、比較準確。這些記錄包括:重要的郵件、會議紀要、審核記錄、缺陷報告、測試報告。
1)與客戶和其他項目組的所有往來必須郵件記錄。
2)對所有的活動都有一個跟蹤落實的過程,比如對所有的Review記錄和更改請求都會有一個狀態標識,標識其當前狀態,通過跟蹤其狀態來監督其落實。
3)對所有的活動,包括對文檔和代碼的更改都會有一個歷史記錄。
4)記錄比較準確、比較客觀。
5)許多記錄都是通過定量的數值記錄,強調以數據說話(CMM4級的重點就是量化管理)。
以上是A公司在項目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環節,很值得國內的軟件企業在制定項目管理規劃時借鑒。除此之外,我國的軟件企業在產品開發管理的過程中,還易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需求說明差─需求不清楚、不完整、太概括、或者不可測試,都會造成問題。
2)不切實際的時間表─如果在很短的時間里要求做許多事,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3)測試不充分─只能根據客戶意見或系統崩潰來判斷系統的質量。
4)不斷增加功能─在開發正在進行過程中要求增加許多新的功能。這是常見的問題。
5)交流問題─如果開發人員對客戶的要求不了解,或者客戶由不恰當的期望,必然會導致錯誤。
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會對軟件質量的保證產生不良影響,針對上述問題并結合A公司在項目管理方面的經驗,筆者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供參考:
1)可靠的需求─應當有一個經各方一致同意的、清楚的、完整的、詳細的、整體的、可實現的、可測試的需求。為幫助確定需求,可使用模型 (prototypes)。
2)合理的時間表――為計劃、設計、測試、改錯、再測試、變更、以及編制文檔留出足夠的時間。不應使用突擊的辦法來完成項目。
3)適當測試─盡早開始測試;每次改錯或變更后,都應重新測試。項目計劃中要為測試和改錯留出足夠時間。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