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和BPM結合的三種方法[2]
作者:rathink_bpm 來源:CSDN博客
3.無“甲方優勢”現象。如果用一般的工作流系統做接口,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服務提供方的“甲方優勢”現象。通常,一個工作流系統要和另外一個已經存在的系統做接口,工作流系統是有求于已經存在的系統,也就是已經存在的系統有“甲方優勢”。這樣,工作流系統就必須按照已經存在的系統的技術規格來實現,離“跨組織的業務流程描述語言和工具”就越來越遠了,更不用談“跨企業的業務流程管理”。而BPM是在“工作流系統”和“已經存在的系統”之間建立了一個公平的約定,不存在“甲方優勢”。
4.流程的持續改進。由于工作流系統的存在,相關的業務人員通常已經忽略其內嵌的業務流程,業務部門對信息系統內嵌的流程缺乏直觀認識和關注,工作流系統的改進非常復雜,更不要談什么持續改進了。但是BPM幫助業務人員密切關注信息系統內嵌流程與其他業務流程銜接關系,成為提高企業整體流程運行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5.BPM的SOA本質。SOA是創建更靈活的企業基礎架構的架構方法,而BPM是一套協調的業務流程活動。SOA使用戶可以輕松完成將業務流程連接到基礎系統的任務,從而節省時間和IT資源。與之相比,將流程鏈接到傳統的應用通常要依賴大量不同的專有技術。而且,在采用BPM的同時轉向SOA,可以促進SOA組件的再利用,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業務流程本身的復雜性。
6.BPM一定是企業級的。要實施BPM,一定要樹立流程戰略、 流程設計、流程實施和流程監控的循環管理理念:從企業的發展戰略出發制定流程的戰略,將戰略指標分解為流程的目標體系,通過流程實現戰略的落地; 根據流程戰略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設計和優化; 通過組織結構和信息系統的調整來實施業務流程; 通過流程合規管理和流程績效監控,對流程執行情況進行監控;根據結果調整業務流程設計。
BPM和SOA已經聯合為相映生輝的狀態,一個企業業務流程的高級涉眾,應該從戰略高度針對企業流程進行梳理、分析、規劃,同時在戰術層面需要物色合適的企業系統架構師,以便正確地實施BPM和SOA的混合分步部署,在BPM流程分析基礎上,持續改進,識別出最有價值的業務流程模型去實施企業級SOA;在企業級SOA基礎上,逐步積累,更加深入廣泛地推廣BPM應用。而合理采用融合SOA和BPM的軟件產品,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