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熱”我們并不陌生,從當年美國人一窩蜂似的到加利福尼亞淘金,到前幾年互聯網浪潮的興起,淘金者們急于致富的心態都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同樣是參與淘金熱潮,致富的方法卻大不一樣。
在加利福尼亞淘金熱的時期,有人挖到金子發了財,有人卻一無所獲。而有些人卻另辟蹊徑,不挖金子賣鐵鍬。米爾斯是最早一批到達加利福尼亞的49人之一,他向淘金者出售鐵鍬等淘金工具,還開辦了一家銀行供淘金者存錢,一舉成為加利福尼亞最富有的人之一。
互聯網網站被炒得火熱的時候,服務器廠商扮演的角色就像米爾斯。網站拿著風投的錢不斷購買服務器以擴大規模,服務器廠商賺得盆滿缽滿;當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服務器廠商卻毫發無損,因為還有其他行業有巨大的購買需求。
當新的一輪“淘金熱”—SaaS來臨的時候,廠商們也需要做出選擇,找準自己的定位和贏利模式,因為每個廠商在SaaS的生態鏈上都有著不同的角色。做SaaS應用供應商是一個選擇,Salesforce.com的成功令人神往,但Salesforce已經成立了7年多,并在2004年成功上市。在目前中國的環境下,企業對SaaS的看法和接受程度應該并不像廠商描述的那樣樂觀,這決定了SaaS應用提供商需要做好艱苦奮斗的心理準備。
對于有技術實力的廠商來說,成為SaaS的軟件平臺運營商是更好的選擇。軟件平臺運營商提供專門的SaaS軟件研發平臺,軟件提供商可以在平臺上很快地研發出SaaS的應用。
向SaaS應用提供商賣“鐵鍬”,既沒有錯過SaaS浪潮,又規避了不成熟的市場中所存在的風險,何樂而不為!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