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來架構未來的企業

發表于:2008-02-2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架構
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書,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現實:在諸多力量的推動下,世界正在朝著扁平化發展。 誠然,在知道了世界的發展趨勢之后,留給中國企業的話題不再是討論而是如何去做。就像我們在一個扁平的世界中如何去構建一個"平的企業"?在這個過
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書,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現實:在諸多力量的推動下,世界正在朝著扁平化發展。

    誠然,在知道了世界的發展趨勢之后,留給中國企業的話題不再是討論而是如何去做。就像我們在一個扁平的世界中如何去構建一個"平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遇到什么樣的挑戰,我們又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

    其實很多企業已經在切實體驗著企業變平的感受:

    部門在瓦解,或許不久企業就只會保留兩個部門,一個核心業務部門,一個價值鏈整合部門;

    業務模塊化,業務由各種模塊組合,就像搭積木一樣,不同的模塊可以拼裝出不同的業務;

    公司虛擬化,虛擬的不僅僅是交易和工作場所,包括員工也可以是虛擬的,大公司的概念將被改寫;

    無邊界組織:企業間的界限被打破,各種資源被共享,過去"你是你的,我是我的",現在"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盡管傳統企業架構還占據著主導,但是不可否認這些變化已經確實在發生,一個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方向的企業模式主導著這種架構上的變化。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這次的變革中,技術的推動力占據了主導,以SOA為代表的理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其開放、模塊以及高可重用性,很大程度上適應了企業未來發展的要求。一些專家甚至已經開始預測,企業的IT架構將和企業的組織架構、業務架構相融合。

    事實真是如此嗎? 

    盡管集中式、分散式、矩陣式和網絡式的傳統企業架構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但是隨著部門的逐漸瓦解以及業務模塊化趨勢的出現,未來企業在架構上將和現在大相徑庭。

    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弗里德曼預測了由于世界變平,企業的模式和存在方式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現在這種變化已經切實發生,在美國一對夫妻因為借用中國的資源,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在線領帶銷售商,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這種成功打破了過去我們所認可的大企業與小企業的定義,大與小的邊界被打破,過去小企業快速靈活,這是大企業的目標;大企業資源廣闊,這是小企業的夢想,但似乎是命運的玩笑,快速靈活和資源廣闊二者卻很難在一個企業上實現。 

    隨著服務經濟、網絡時代以及知識經濟等多重特點的匯集,加上各種新技術的出現,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既快速靈活又資源廣闊的大企業、小企業?或者能不能出現一種全新的企業:外表看起來巨大無比,實際架構卻非常簡化;業務部門可以輕易地被調整,但是依舊能夠快速反應;或者再也沒有大企業、小企業的差別…… 

    讓我們從組織架構和業務架構兩個方面來探詢一下未來企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組織架構:部門的瓦解 

    在企業管理成為一門學科以來,企業已實施了各種組織模型來實現最大效率和增長,我們常見的這些模型有集中式、分散式、矩陣式和網絡式。

    盡管現在來看,這些企業的組織架構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還會存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雖然這些組織架構的名字沒有變化,但是實際上卻今非昔比。

    如果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未來企業的組織架構,或許"瓦解"這個詞更加貼切,因為很多企業的組織架構會變得非常簡單,大多數的部門將可能被剝離、外包或者是取消。

    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期,企業部門的瓦解就已經開始,這個時期一些沒有生產部門的制造企業就已經出現。最早成功的是日本的任天堂,一個不到千人的中小企業,1993年位居日本企業第三位,稅前利潤為1684億日元。第一位的豐田公司擁有7萬多名職員,第二位的電報電話公司職工總數多達23萬人。而任天堂公司只有950人。公司運用自己的無形資產專利資源搞"虛擬經營",委托工,依托30個協作廠晝夜運轉,人均創造純利潤為9000多萬日元,按當年國際匯率,相當于每人每年創利80萬美元。這種變化讓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可以獲得和大企業一樣的平臺資源,當然,大企業則會變得更加專注,比如耐克、可口可樂等等。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_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_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