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應用服務系統平臺是ASP廠商對企業提供在線業務應用服務和管理服務的基于Inte.net的應用軟件系統平臺,其應用軟件系統安裝在數據中心(IDC)或服務器集群上,通過網絡將應用軟件的功能提供給使用者,形成一種“軟件變服務,服務走網絡”的新的營運模式。
ASP它作為一個新興的IT服務行業,1999年左右在美國出現,到現在雖然還只有幾年的時間,但其所體現的優越性,已經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產業。目前美國已經初具規模的ASP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商務、財務管理、ERP軟件應用、SCM、CRM等。在國外,ASP所體現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強勁優勢,使其服務對象已擴展到了世界財富500強。據INPUT公司預測,ASP在未來幾年將保持22%年增長率,估計 2003年的收入將達到1100億美元。ASP在國外的中小企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據統計有70%的企業選擇外包服務。
我國有1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其生產總值占國民生產總值40%, ASP市場到2004年有望突破2.4億美元。我省更是一個中小企業集中地所在,共有60多萬家中小企業,尤其在長潭株經濟開發區內,一大批民營高科技中小型企業處在高速成長期,他們迫切需要IT產品和技術來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以保持高速穩定的成長。由于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遇到資金、技術、人才等諸多方面的困難,使企業信息化進程受到嚴重阻礙。在當前的網絡經濟時代,中小企業紛紛尋求利用互聯網資源,以采用新的手段和方式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根據市場信息調查統計表明,一方面制造企業的信息管理需求已從初期單純的財務管理擴展到銷售、庫存、采購、生產等應用部門。而另一方面在中小企業中只有11%的用戶通過互聯網尋求服務與支持,78.11%的用戶使用互聯網只實現了瀏覽信息和收發電子郵件。這一現象表明,在我國能夠給中小型企業提供ASP平臺的應用系統太少;同時也表明面向網絡化制造的ASP平臺開發及應用在我國中小企業和工業園區有非常廣泛的市場和大量的企業用戶。據統計分析,企業IT建設的自行開發、購買產品、ASP外包的三種方式中,ASP模式投資回報率最高,同時風險最低。因此,無論對于ASP投資建設單位,ASP應用單位,ASP系統平臺都將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是在這樣一種企業需求下,特別是隨著人們對“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信息技術提升企業竟爭力”的認識的不斷深化,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主導未來信息技術的ASP模式形成了新的一輪IT熱潮,成為企業信息化的生力軍。
二、ASP主要研發內容和特點
目前,面向企業管理的ASP系統平臺,特別是面向園區企業管理的ASP系統平臺的研究內容和實現特點是:
1)ASP平臺實現模式、應用模式和商務模式的研究與實現。
通過深入分析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園區企業對網絡化制造系統的需求,建立符合區域制造業和園區經濟發展特色的ASP平臺實現模式、應用模式和商務模式。
2)中小企業核心業務流程的研究與實現。
選擇工業園區、軟件園區、生產力促進中心,通過多視圖集成化建模,對中小企業現狀從靜態布局、動態運行和系統管理等三方面進行描述,分析其組織模型、業務流、信息流、知識流、總體或局部功能結構,從而形成面向特定產業的多視圖的知識管理、供應鏈管理、項目管理和信息管理模型。
3)基于ASP模式的中小企業管理軟件的體系結構設計。
研究基于國際互聯網或園區網絡的ASP模式的企業管理軟件的體系結構,通過構件開發工具開發出的管理軟件構件,在應用邏輯層(中間層)形成構件庫,通過系統配置功能將構件組裝成面向具體企業的服務軟件包。
4)采用軟件構件化技術,開發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的構件庫和構架庫。
對天工遠科知識管理軟件應用功能模塊和應用構件進行軟件再工程,采用標準Internet技術、B/S架構,完整的實現事務一致性處理,面向對象的工作流引擎設計,基于標準協議的數據交換,自定義的認證方式和用戶并發處理等技術和手段,建立知識管理應用開發服務構件和構件包。
對天工遠科企業管理軟件應用功能模塊和應用構件進行軟件再工程,設計高內聚低耦合的可高度復用的構件模塊。建立基于J2EE平臺的軟件構件包,主要包括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以及企業資源計劃(ERP)等構件和構件包。
對天工遠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應用功能模塊和應用構件進行軟件再工程,以項目概算信息為基礎、以合同控制為核心、以業務流程為主線來實現業務信息的收集,以投資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流程控制為手段,滿足“管理規范、造價最低”的要求,以將來生產需要、達標投產為目標,建立全面的工程項目管理構件和構件包。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