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中間件產品的平臺化趨勢。傳統的中間件產品種類繁雜,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技術領域;如:交易處理、數據通訊、安全認證、移動訪問、應用整合等等。所以在企業的IT實踐過程中,用戶往往需要采用多種不同的中間件產品才能搭建起適用的軟件支撐環境,導致在形成信息孤島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不同廠家間的產品技術壁壘。進而使得系統或不同產品間整合的矛盾日益突出,系統整體復雜度和管理成本上升,可靠性與安全性降低。因此,以Java技術為核心的應用服務器平臺套件(Application Platform Suite,APS)即通常所說的中間件平臺或信息化基礎設施(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平臺的產品應運而生。它的特點是各產品模塊既能夠做為單獨的中間件產品使用,又能夠提供完整的軟件平臺支撐功能,具備優異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
其次,是中間件的普通商品(commoditized)化趨勢。伴隨J2EE技術的成熟,應用服務器等中間件產品已經變得高貴不貴。特別是在高端商用中間件市場, 由于Oracle大力地推廣性價比優越的Application Server 10g中間件平臺產品,產品性能高,但產品價格卻低于競爭對手3-10倍,使以往個別的中間件廠家有意炒高了的中間件價格回歸到了合理的水平。由于這種推動力,全球的中間件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IDC今年2月的報告指出,2003年全球中間件市場的三劍客Oracle、BEA和IBM的市場份額年增長率,分別為15%、-4%和4%。目前Oracle僅以6個百分點之差暫時落后于BEA 26%的全球市場份額。IDC和Meta Group還都同時指出,由于Oracle積極的市場舉動,這一市場差距將進一步迅速縮小。
另一方面,大量的Internet開放代碼和免費J2EE應用服務器(如Tomcat、jBoss、jRun等),也對J2EE商用中間件廠家造成了很大的價格沖擊??傊?,中間件這種Commodity趨勢給廣大用戶和獨立軟件開發商(ISV)帶來了福音。
目前國內的中間件需求發展迅猛。要做到中間件技術產品能夠適應企業IT整體的發展戰略,既保證技術的先進性,又做到投資少見效快。既立足于中短期項目的應用,又能做到長期的靈活和可擴展,乃至和已有的不同類型中間件和數據管理平臺整合使用。所以,在選擇中間件產品的時候,不妨借鑒權威的IT咨詢機構或專業的測試基準組織的評估報告,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譬如反映J2EE應用服務器性能的測試基準ECperf,它提供的Top-10最佳性能和最佳性價比產品的測試報告,就可以作為J2EE應用服務器選擇的一個重要的依據。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