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技術文章】
隨著社會生產流程化,工作流(Work Flow)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WfMC的定義,工作流就是自動運作的業務過程的部分或整體,表現為參與者對文件、信息或任務按照規程采取行動,并令其在參與者之間傳遞。
一個工作流執行子系統中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工作流引擎。前者是一種集中式的實現方式,而后者是一種分布式的實現方式。分布式的實現方式又可以分為同構和異構兩種不同的情況。
創建用例視圖
用例視圖從外部用戶的角度,捕獲系統的行為。它將系統功能劃分為對活動者(系統的理想用戶)具有意義的事務。這些功能片被稱為用例。
用例通過系統與一個或多個活動者之間的一系列消息描述了與活動者的交互。其活動者包括人員、其它的計算機系統和進程等。如圖1所示。
活動者包括組織機構DB、工作流定義DB、工作流運行DB、工作項DB、應用程序DB、系統配置文件、工作流客戶端、工作流監控端。
工作流客戶端作為接收用戶交互的界面部分,將用戶所作的行為,依照固定的規則,將請求送給工作流執行子系統進行處理;工作流服務器端作為接收系統管理員交互的界面部分,將系統管理員對系統作出的調整,發送給工作流執行子系統進行處理;其余的工作流定義DB等活動者,負責將工作流執行子系統每一步的操作與狀態記錄到數據庫中,以永久保存。
用例包括資源定位、引擎容器、定義裝載、過程監控、公用程序。其中,引擎容器通過資源定位來定位所有系統所用到的資源,它不直接與用戶交互,活動者對工作流的參與都是通過過程監控這個工作流執行子系統的人口來進行的。引擎容器通過定義裝載將現有的工作流定義裝入,這樣才能運行該工作流。
創建狀態機視圖
狀態機視圖是通過對一種對象的可能生命歷史進行建模,它描述了對象在時間序列上的動態行為。如圖2所示。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