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大戰導致BI市場玄機密布
Sybase公司全球市場運營部高級副總裁和首席市場官 Raj Nathan 在一個成熟的產業里面并購是經常發生的,但是一個收購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最終的決定是來自于客戶的 需求 。 最近BI領域的收購非常多,包括 Oracle 33億美元購買Hyperion,SAP 70億美元并購BO,
Sybase公司全球市場運營部高級副總裁和首席市場官 Raj Nathan
在一個成熟的產業里面并購是經常發生的,但是一個收購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最終的決定是來自于客戶的
需求。
最近BI領域的收購非常多,包括
Oracle 33億美元購買Hyperion,SAP 70億美元并購BO,以及半個月以前剛剛發生的IBM 50億美元并購Cognos。IDC的分析指出,2008年全球BI工具市場規模約為78億美元,年成長率為12%,而BI軟件及服務的整體市場機會可能達到306億美元。Sybase也有自己針對分析型
數據庫的BI產品——Sybase IQ,而且從戰略意義上說,以“無限企業”為主旨的Sybase目前有數據管理、商業智能和移動商務三大主要方向。Sybase IQ的增長率非常喜人,所以經常會有人問我,對未來BI領域怎么看。
其實,在一個成熟的產業里面并購是經常發生的,Sybase也經常會收購一些公司來補充自己的產品線。但是一個收購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最終的決定是來自于客戶的需求。如果用戶需要的是整體
解決方案,那么整個產業就會向不斷收購的方向走;而如果用戶需要的是單一產品的最佳解決方案,那么可能有同業競爭的ISV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一個決定用戶需求的是平臺和技術的開放性。用戶在現有的系統里很有可能已經有IBM的數據庫、SAP的ERP軟件,所以,選擇一個能夠和這些現有系統開放連接的產品是更好的選擇。而這些,當變成了一家公司所獨有的時候,恐怕不是所有用戶愿意看到的。
本來,Sybase的IQ在前端展現層可以支持Hyperion和BO,也就是說,我們是第三方的。但收購之后就不那么簡單了。Oracle在數據庫方面就和我們是競爭對手,因此它收購Hyperion之后,我們和Hyperion的合作將會呈現一個很微妙的狀態。而SAP和BO的合作對我們來說就不一樣,SAP作為一個應用軟件提供商,本來就和Sybase數據庫有著良好的配合,現在BO的加入會讓我們更緊密。
當然,還有一個關系微妙的是IBM。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講,我們是眾所周知的競爭對手。但是IBM的P系列
服務器和我們的Sybase IQ最近正在做面向中國六個城市的巡展,他們對我們的商務智能、數據倉庫產品給予極大的認可。從這個層面講,我們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看看中國市場就知道,Sybase中國今年的業績比去年同期增長25%,尤其是IQ在近兩年發展很快。以前用戶還在關心用什么樣的數據庫,怎么存儲這些數據,而現在大家已經更關注怎么才能通過研究和分析浩如煙海的數據做出更正確、更快速的決策,從而挖掘到新的商機,這也就是BI越來越蓬勃發展的原因。不過,我跟中國用戶強調的是,不要以為BI和數據庫一樣是個技術問題,其實它是一個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的改變,它甚至涉及到用戶不同部門的利益分配,而這恰恰是最難的。
原文轉自:http://www.anti-gravitydesign.com